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 卷四 (三編下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

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 黃懺華 龔慧雲謹記

印光無知無識.少參少學。今承諸大居士之招.實深慚愧。竊維佛法有五乘。(一)人天乘。人乘持五戒.得生人道。天乘行十善.得生欲界天。加四禪四定.則生色無色界天。(二)聲聞乘。修四諦.得四沙門果。(三)緣覺乘。觀十二因緣.得辟支佛果。(四)菩薩乘。修六度萬行.證菩薩果。(五)佛乘。行大慈大悲.成正等覺。人天乘.而兼菩薩乘佛乘者.其唯浄土法門乎。蓋人天乘.祇修五戒十善.俱是有漏功德。惟此浄土法門.乃能出三界.了生死。修浄土者.必須敦篤倫常.恪盡己分.父慈子孝.兄友弟恭.夫和婦順。加以四弘誓願.廣大其心.自行化他。普令內而父母妻子.外而鄰里鄉黨.皆修五戒十善.并修浄土法門。以深信願.念佛求生西方。是人雖係凡夫.實即菩薩。何以故.以心廣大故。昔有一沙彌隨一尊者行路.沙彌忽發自利利他上求菩提.下化衆生之願.尊者即令其前行。沙彌後忽轉念衆生若是之多.如何度脫得盡.不如自利為得.時尊者即令其隨後。沙彌忽又轉念.仍當度脫衆生.尊者復令其前行。沙彌異而問之.尊者曰.爾初發大菩提心.即是菩薩.我雖羅漢.乃係小乘.故請爾前行。繼爾退菩提心.則我乃聖人.爾乃凡夫.理應在後。後爾又發菩提心.故仍請爾前行。由此觀之.發菩提心.功德無量無邊。我等欲增長善根.非發菩提心不可。現當末劫.禮教云亡.欲挽回世道人心.必先提倡因果報應.生死輪迴。世間聖人所說因果.如積善之家.必有餘慶.作善降之百祥等語.辭簡義賅.後人每習焉不察。出世間聖人所說因果.至為詳盡。上智得以了生脫死.超凡人聖。中下之資.鑒於行惡而得惡果.行善而得善報.亦可勉於為善。雖窮凶極惡之人.亦有憚而不敢為。故因果報應.實徹上徹下之一法。或以因果報應之說.係屬小乘。不知六度萬行.亦是因果。如來成正等覺.乃至凡夫墮阿鼻地獄.亦無非因果也。故佛教倡明因果.其有利於人者.深矣。昔文王發政施仁.澤及枯骨.然不及二三百年.而殺人殉葬之風.徧於天下。而且以多為榮.天子諸侯大夫士.皆隨力而為之.竟有至數百上千者。以秦穆公之賢.尚殺百七十餘人以殉葬。子車氏三子.乃國之良臣.皆殺以殉葬。況其餘者乎。其原皆由於不知三世因果之故耳。自佛法入中國以後.史册上未聞有殉葬之舉。此亦未始非如來三世因果之說有以致之也。當今之世.殺劫方盛.尤當提倡戒殺喫素。殺劫者.殺業所成。殺業最大者.曰食肉。因食肉之故.感得一切天災人禍.旱乾水澇.淫雨瘟㾮。食肉之害甚多.說不能盡。姑舉一喻以明之。昔列國時.魯有二勇士.各處一地.一日相逢.沽酒共飲。一曰.無肉不能成歡.當買肉。一曰.爾我皆肉也.何更求肉乎。乃互相割食.兼復割以互奉.以致於死。此事在吾人視之.以為大愚。不知食肉之人.不悉因果報應。他日人死為畜.畜死為人.其互相噉食.何異於是。不過隔世同時之別耳。且尤有甚者.二勇士互食而死.其因果報應.一時俱了。而食肉之人.因果且糾纏不已.報應亦無有已時。楞嚴經云.以人食羊.羊死為人.人死為羊。如是乃至十生之類.死死生生.互來相噉。經有明文.至可悚懼。茲又略述數義.以明不宜食肉之理。(一)由不忍之心.一切含靈.皆是同體。由仁民而愛物.太和元氣.布滿人間。則知殺戮生靈.了無義理。一切衆生.悉皆貪生怕死.我何忍殘生害命.以充口腹。(二)因果報應。一切生靈.皆由往昔不知因果.墮落畜類。今我殺食其肉.他年彼之惡報既盡.我之殺業方成.則我亦將為彼俎上肉矣。是故戒殺喫素.非特為生靈計.亦為自身計也。明翰林劉玉綬.船泊蘇州.夢一偉丈夫求救.自稱宋偏將軍曹翰。因屠江州.世世作豬。此對門屠者.頃所宰第一豬.即我也。祈為救援。醒而果見屠將殺豬.遂買而放之閶門一寺中。凡呼曹翰者.其豬皆回首望之。是可為人變畜生.畜生變人之證。載籍上活閻王活小鬼之事甚多。此皆天地鬼神.透露一點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之消息.以警戒世人也。(三)一切衆生.皆我過去父母眷屬。吾人既明因果輪迴.則一生有一生之父母眷屬。歷劫多生.有歷劫多生之父母眷屬。如是歷劫多生之父母眷屬.輪迴六道。其間若有造惡者.難免不投入三途。故吾人對六道衆生.應作父母妻子想。豈有孝子賢孫.而食其親者乎。豈有慈父慈母.而食其子女者乎。此際一思量.不忍食亦不敢食矣。即祭祖先.亦不應用肉.以名為敬之.實則害之也。至於以肉食奉父母.皆令父母折福獲殃。父母有福德善根者.損其福德善根。無福德善根者.增其受殺惡業。昔佛在世時.一寡婦為夫周年.購肉以祭。途遇如來.如來謂之曰.此肉汝夫之所轉變者也.何能以彼之肉.祭彼之靈乎。即推而敬天地.祀鬼神.亦不應用肉。天地鬼神.豈有不深明因果.貪此穢濁腥臊之肉.而來格來享乎。是則用血食以奉祀者.欲求福而反更得禍也。(四)一切衆生.皆是未來諸佛。以一切衆生.皆具佛性.皆當作佛.故是未來諸佛。且畜類中.時有佛菩薩化現於其中.方便度生。如清涼志中載薄荷事。一僧在五臺.遇一異僧.出一函.囑交薄荷.未言地址。一日過衛輝.見一羣小兒呼薄荷。僧問薄荷何在。小兒指牆下所臥之豬曰.這不是。僧取書呼薄荷擲之.其豬人立.以兩蹄接而置口中.便立化。方知此豬.乃菩薩所現。其屠所殺甚多.若其豬至薄荷前.則便任其宰殺.了不逃走叫呼.故其屠愛惜薄荷。凡欲殺豬.牽薄荷至其豬邊圍繞之.則直同殺死者一般。以故多年養而不殺。以其豬清潔.愛食薄荷.故以為名。初其僧受異僧之函而去.於途中思之.此函將投何所.乃私拆其封。大意謂.度衆生若得度脫.即當速返.免致久則迷失。僧異之.復為封訖。至是.方知薄荷乃大菩薩也。繞豬一匝.而羣豬即證無生法忍。其威德神力.豈可思議乎哉。又唐文宗喜食蛤.一日有一蛤堅合不開。帝親開之.中有肉身觀音大士像.莊嚴異常。由此觀之.肉尚可食乎。倘誤食佛菩薩所化之身.其罪過可勝言哉。吾人若知此理.自不敢食肉.亦不忍食肉矣。吾人當真為生死發菩提心.以深信願.持佛名號.求生西方。不須別修他法。若仗自力修禪定.欲了生死.甚難甚難。以其須至業盡情空.見思惑盡.方出生死。佛在世時.見思惑業斷盡無餘者.固不乏其人。末法時代.根性陋劣.斷惑證真者.誠不易得。惟有浄土一門.能於臨命終時.仗佛慈力.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即已了生脫死.超凡入聖矣。又浄土法門.不可看得太輕。以法身大士.如觀音.勢至.文殊.普賢等.皆不能出此法門之外。亦不可看得太難。以凡有心者.皆堪作佛。但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.則往生一事.如操左券。修浄土者.當孝養父母.奉事師長.慈心不殺.修十善業。身三.口四.意三.皆歸於善.是為三世諸佛浄業正因。次則受持三皈.具足五戒.不犯威儀。次則深信因果.發菩提心.讀誦大乘.勸進行者。但皆以孝養父母等世善為根本。若依餘法門.皆仗自力。如渡海然.有翼者固能飛渡。能浮者.已不足恃.況不能浮者乎。仗佛力.則如乘輪渡海.須臾即達彼岸。又如平民致身貴顯.殊非易事.而王子甫誕.即為儲君。此其間自力他力.難易得失.不可同時而語也。顧號為通宗通教之人.往往不信浄土法門.且目為愚夫愚婦之所為。曷不觀夫大智律師.五祖戒草堂青之已事乎。大智律師.初頗藐視浄土.後讀續高僧傳.見慧布法師云.方土雖浄.非吾所願.假使十二大劫在蓮華中.受諸快樂.何如我在五濁惡世教化衆生乎.遂生誹謗。後因大病.始知毫無把握.遂發願盡此報身.弘揚浄土。二十餘年.手不釋卷.以浄土為依皈。五祖戒禪師.草堂青禪師.其功行之高.迥出恒流。徒以見思惑未能浄盡.又復輪轉人間。故知了生脫死.入聖超凡.捨浄土別無長策。念佛一門.須信願行具足。信之既深.則發願必切。發願既切.則行持必力。但念彌陀.莫加他法。當以真信切願.執持名號。都攝六根.浄念相繼。心念耳聽.字字句句.念得分明.聽得分明.便是往生正因。既以此法自行.必須又以此法化他.則化功歸己.實為往生最勝資糧。惟當先勸自家父母兄弟妻子.以身為本.由親而疏。又念佛功德.不但能往生西方.並能消除奇災橫禍。凡怨業病.醫不能治者.若至誠念佛.久之皆得痊愈。以醫者只能醫病.不能醫業。惟念佛則身病心病.無有不治也。伏願諸居士都要發菩提心.提倡因果報應.生死輪迴.戒殺護生.喫素念佛。所謂以果地覺.為因地心。故得因該果海.果徹因源。誠所謂甚難希有之法也。[丙寅七月]


👉 三編下冊 第863頁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卷四
[34-031] 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竊】 ①私下。用來謙指自己見解的不確定。②偷偷的。③盜取、偷。
【沙門】 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、禁欲,或因宗教的理由以乞食為生的人。在中國則專指佛教的出家人。
【浄】 「淨」的異體字。
【祇】 ①[注音ㄑㄧˊ][名詞]地神。[動詞]安心。[形容詞]大。②[注音ㄓ][副詞]正、恰、只。③...
【倫常】 人與人相處的常道。
【恪】 謹慎誠敬。[副詞][注音ㄎㄜˋ]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并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連接詞]而且。通「並」。③[動詞]合。通「併」。④... [注音ㄅㄧㄥˋ]
【大菩提心】 自利利他之心。(文鈔[31-202])
【鑒】 鏡子。同「鑑」。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喫】 同「吃」。[注音ㄔ]
【噉】 「啖」的異體字。①吃。②給人食物吃。③誘使別人聽從自己。[注音ㄉㄢˋ]
【含靈】 指具有靈性的人類。
【祈】 請、求。
【思惑】 (詳見:佛光大辭典)
【左券】 契約。古代契約分為左右兩券,各執其一,合之以為信。
【五祖戒】 五祖.寺名。師戒禪師.曾為黃梅五祖寺之住持.故世稱五祖戒。(文鈔 [21-114])
【迥】 的確的、特別的。[副詞][注音ㄐㄩㄥˇ]
【愈】 ①[副詞]更加、越發。②[動詞]病情好轉、病好了[痊愈/病愈]。③勝過、高明。④姓。
【伏願】 表示願望的敬辭。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