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 卷四 (三編下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答緣浄居士問

答緣浄居士問

問.念佛行人.首宜以嚴持五戒為急務.庶念佛易得心浄.臨終亦穩往生。但在家二衆.處於佛法頹衰之地.難得高僧為之如法受戒。幸梵網經曾開異方便.許以在佛像前.至誠懺悔七日.如見好相.即可自誓受戒。而地持經亦如此說.且無見好相明文.比梵網更為便易。爾時弟子疑之.不知究遵何經為是.後閱靈峰宗論.內曾闡明梵網為未發心地持為已發心而設之理。今弟子等信願念佛.求生浄土.可算已發心得依地持受戒否。即我師文鈔上教某女士自誓受戒.亦無見好相明文.亦是因其已發心得依地持.不必拘見好相否。但某女士貞操冰潔.弟子等業深障重.可否參照而行.又是一疑義.故不揣冒昧.再為普通在家念佛行人請求判示.以便遵行。

答.佛法廣大猶如大海.隨人根性而為受持。若欲受戒.有可受處.固宜以師僧受。若無其人.則向佛懺悔自誓受。所云見好相.談何容易。恐今人無此善根.或因不明心地.以躁妄心求.則著魔者多.得益者少矣。今之稍有行持者.動言見種種境界。此境界.皆是妄心所感。若是聖境界現.雖他人不得而知.而其人當必大有心行轉變之徵。若仍然照舊.則非聖境.乃魔境也。不可不知。凡一切人.皆當諸惡莫作.衆善奉行。此乃三世諸佛之略戒經.人人皆宜持.人人不可犯。持則有功德.犯則有罪過。持之及極.便可了生脫死.超凡入聖.乃至成佛。彼發心受戒.無師可授。當志誠懇切佛前懺悔一七日.於佛前自誓受戒即已。固無須云好相。亦無須云已發心未發心。今之時機.非佛世之時機。然為往生西方受戒.當須真實受持。若徒求其名.則成戲弄.罪過實非淺鮮。

問.行人若不受戒.則永棄佛海.失大利益.如發心不真.顢頇受戒.犯之又一重戒罪.是受之恐致違犯.不受又失大益.似乎進退兩難。弟子對此.頗有愚見.以為如果發心真實.自必懼罪情深.必少違犯.不妨立即受戒。否則習氣太重.或因一時心感.貪一戒名.昧然受之.將來必易觸犯.反不如依律秉持二三年後.果無違犯.再行受戒未晚.斯則既得戒益又不致徒增戒罪.似乎有益無害。此法弟子曾試之.勸人喫素.頗有效驗。因近數年幾遇發心修行.即勸其先持六齋.及戒殺.減少肉食.兼作衆生一體血肉不浄等觀.不數年間.因之而喫長素者.不下十餘人.今對於戒法.未知可否照此辦理。又有一輩行人.頗明罪福因緣.雖未受戒.而能照律秉持.孳孳念佛.求生浄土.若後往生.與已受戒念佛往生者.品位有無高下。若有.則與六祖心地無非自性戒.本來無一物.何處著塵埃之義.似乎相違。如無.而律又言如法受戒者.方發戒體.且得天神擁護.又顯與未受戒者.大有區別。弟子未明斯義.故特録求指示。況前擬先秉持.而後受戒.如果不同.設此學戒期內有命終者.豈不失大利益.是此一疑義.尤不得不早求解決也。

答.既欲受戒.固宜真實。既不真實.又何須受。利益由真實持戒得。非有受戒之名.便得利益也。汝之疑.可謂無謂之極。凡修行在心地上論.不在形迹上論。未受戒而持戒.是為真實修行人。豈真實人.行真實行.反庸劣乎。然佛菩薩極力勸人受戒.謂受之必持。非為今之掛名受戒者發也。掛名受戒.以受戒人毀佛禁戒.罪加一等。汝之所問.皆是死執迹相.妄興議論。如此所說.皆名戲論。受戒發戒體.乃宿根深厚之人.非今之悠悠掛號者事。不受戒而能持戒.乃少數人.非多數人.故不得用此以難彼。此係特別性質.彼乃通途教道.何得崖板相比。直是本無一事.妄起風波.可歎孰甚。利益在迹相上論.不究心地實情.則舉世之人.皆好假冒修道之人矣。

問.小女現年廿二歲.矢志不嫁.喫素念佛.業已數年。今春其母亡過.伊哀思篤切.數日不進飲食。後經弟子囑其為母念佛.以期蓮品轉高.伊自後對靈念佛.寒暑無間。惟其念佛至純一時.往往見十方光明.內現佛像。曾記今夏文佛誕期.伊閉坐佛堂念佛.一日.親覺神遊浄土.腳踏地軟如氈.天花時墜.見佛及二大士掠虛而過.觀音菩薩並對之微笑.以手執柳枝灑甘露水於其額.并見無數或坐或立修行之士.相均美好有光.後因送飯伊喫.此境即失。弟子思伊所見.雖多與經論相合.然伊前曾依同善社法静坐二年[現對同善社坐法業已停止數年].當時亦見有光明境界。今此念佛所見不知是否浄土境相.抑仍係前之坐功幻影.故特求我師判示。又此女對佛及觀音誕期.及祖母父母與己生辰.多持一日夜不食清齋.弟子因閱諸經論.並無讚歎不食之文.即所立八關齋法.亦只制過午不食.弟子因此令其改持八關齋.不知持日.定要依法在佛像前受過否。又弟子閱經不多.不知竟日夜不食.與過午不食.有優劣否。再家慈長齋念佛.亦已數年.静中亦往往見有光明形像.如果不著此.亦得為善境界否。尚乞我師統一判示。

答.令愛宿根頗深。立此志願.實堪欽敬。所言境界.或是聖境.然不可以此為是。但取一心.勿慕見境。果到一心.境不見亦無礙。未到一心.或所見不真.或見之生歡喜.皆足誤事。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.此實多半是魔境。即令是聖境.若心地不明.理路不清.一生取著.便致誤事。不可不知。所言清齋.經中未說.梁傅大士[彌勒示現居士身]每行之.亦非不可行。若勉強硬餓.則固不必行。若安然無損.自在如法.亦非不可。又今人只可按常行道修。不可特立異相。以杜好名顯異惑衆等弊。

問.弟子研究佛學.自閱楞嚴圓覺起信等諸大乘經論後.頗知天地萬物.及一切浄穢剎土.皆依一真幻現.對於心浄感浄土.心濁感濁土等義.頗能諦信確切。故雖閱宗乘語録.不但於浄土不至生疑.且適足以堅其信願.此後似不至為禪浄性相遮揚之語所惑。惟對於經論所說.佛界不增不減.衆生界亦不增不減之語.時起疑情。蓋就性體而論.諸佛衆生.體本相即.誠無差別增減可言。至發為衆生界.雖屬紜紜衆多.然就幻形而觀.似不無數可言.既有數量.則諸佛應世.均度若干衆生成佛。佛性譬海水.衆生譬波泡.泡破歸海.言水無增減則可.而此泡相顯有數量.又何說無增減。或謂無增減者.為因一泡已平.一泡又起故爾。如此則諸佛發願度生.似為徒勞.且於衆生成佛不至再迷之理.亦為有違。若謂泡破不復起.而此性海衆生.泡雖多.則一佛已度無量數.況後復有多佛應世.則所有衆生.不但日見減少.且終有度盡之一日.果爾又不第與經論無增減之言相違.而於衆生界最初究從何起之旨[經云無明無始、若衆生界有終、則無明即有始矣、].亦透不過去。此又圓覺金剛藏菩薩曾有請問.佛答對佛界則引鑛已成金.不重為鑛為喻.以明佛不再迷之理。至對衆生本起無明.則云以輪迴心生輪迴見.意謂非親證圓覺.不能測度.此事並可如是分別.非為正問.而起信義記亦引鳥飛虛空之喻.以顯衆生無量.故不可說有增減.究亦難使人決然無疑[衆生顯有頭數、何云無量、如真無量、除非一衆生能化多衆生.果此亦可免佛界不再起衆生界之疑、然一衆生一靈識、此理又說不過去矣、]。然此義深遠.佛尚因衆生迷故.難以暢說.即說而衆生不知如故。弟子何人.何敢以凡夫知見.測度此事。惟敝處學佛士紳.以弟子學佛比伊輩頗早.意謂能解此理.多有質問者.弟子當雖援引經論以答.伊輩總不滿意.且疑佛學說理.亦有不圓而墮信心者.故特録此一段.思求我師指示此理.可否另用譬喻.略為闡明。一免弟子再起此惑.二令有以酬答彼等質問也.則幸甚。

答.佛界衆生界.兩俱不增不減.此是據理而論。汝何得據幻迹而論。不觀金剛經度盡一切衆生.不見一衆生得滅度者。若以迹論.佛語便成矛盾。若知直顯理體.則如示醉人迷人.謂屋轉方移者.謂屋本不轉.方本不移也。又何得以醉人之屋轉.迷人之方移為是。而以不醉不迷者所言為非乎。如汝所說.俱屬戲論。彼醉人迷人未悟之先.斷不能死心信其不轉不移.以親見故。及至一悟.方知是妄非真。汝將以彼為準乎.抑以此為準乎。了此則何須辨論。汝作海波泡說.皆在迹上執著。以佛欲人知自己全體是佛.由迷而有衆生之相。即此衆生之相.全體屬妄。屋轉方移.汝執著於轉移。可謂舍本逐末.將見常轉常移而不息矣。佛為出鑛之金.衆生佛性.為在鑛之金。在鑛之金.絕未成金。不過明人知其有金.而始加烹煉令出.以得受用耳。佛恐衆生不肯承當.故注重於發明本體。以既知本體.斷不肯自輕而不修耳。若知從體上論.則無須疑。若舍體言迹.且請閣下另求大通家為之論判。光之庸僧.無此智慧辯才也。


👉 三編下冊 第928頁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卷四
[34-061] 答緣浄居士問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浄】 「淨」的異體字。
【庶】 ①[副詞]相近、差不多。②[名詞]古代平民稱為「庶」。③[形容詞]眾多。④[形容詞]旁支的、旁系的。[注音ㄕㄨˋ]
【鈔】 ①[名詞]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編成的書。②[動詞]謄寫。③...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喫】 同「吃」。[注音ㄔ]
【録】 同「錄」。
【迹】 同「跡」。
【崖板】 (形容呆滯不活潑或固執不變。)
【十方】 佛教用語。佛教以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為十方。泛指各處、各界。
【并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連接詞]而且。通「並」。③[動詞]合。通「併」。④... [注音ㄅㄧㄥˋ]
【静】 「靜」的異體字。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舍】 ①房屋、住宅。[注音ㄕㄜˋ]②放棄、放下。通「捨」。[注音ㄕㄜˇ]③...
【發明】 ①創造性的闡發前人不知的義理。②...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