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正編 卷三 (正編下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項伯吹先生定海縣監獄講經參觀記跋

項伯吹先生定海縣監獄講經參觀記跋

為政貴得大體。得大體則事無大小.皆有成效。否則但具儀文.而難得實益矣。大體維何.曰唯誠而已。當事者行政.果出於誠。雖異類尚能感化.况人為萬物之靈乎哉。故虎不入境.魚徙他方等異徵.載於史冊。而大學釋書如保赤子曰.心誠求之.雖不中不遠矣。以保赤子之心保民.謀無不中。其言雖與不遠者.唯恐人致誠未極.乃反激其致誠之心必至其極。係決斷語.非疑豫語。定海邑令在東陶公.學道愛民.窮理盡性.於儒釋聖人心法.大有所得。其居心行政.唯以己立立人.自利利他為本。甫下車.即痛念愚民失教.犯法囚監之苦。其原在於不知因果報應.福善禍淫。及生死輪迴.三途惡報等事。一本利己之野心.不懼害人之惡報.故陷乎此。因擬欲與彼宣講三世因果.六道輪迴.三途苦楚.佛國安樂等。庶彼怵然驚怖.頓革先心。翕然信從.聿修後德。以知吾人一念心性.與堯舜無二.與佛無二。誰肯舐刀頭之微蜜.而取割舌之禍。以隨意雨寶之摩尼寶珠.俾永沈圊廁。不但了無所用.而且常與大糞同其臭穢乎哉。從茲敦行孝友仁慈.及戒定慧道。縱不能即生便與堯舜及佛之道德相齊。然希驥之馬.亦驥之乘。希顏之士.亦顏之徒。當仗佛慈力.帶業往生.以成就超凡入聖之最勝因緣。使聖賢佛菩薩垂訓教人之真語實語.不付東流.其心方愜。夫因果報應.實儒教聖人治天下之大權。但其言約略.遂致儒者習矣不察.漠然置之。致使上焉者.只作自了漢.而不能移風易俗。下焉者即便肆意橫行.以期享一時安樂。因茲世道人心.日趨日下.不可救藥。乃命普陀前後兩寺住持.擇山中戒行精嚴.經教通明僧.為教誨師。兩寺住持祈選在家通人.以充此任。陶公謂以言教者訟.以身教者從。教化獄囚.不徒在於能宣說也。遂舉智德法師應聘。至開講日.其佈置.與其演說.及所擬之章程.無不一本於誠。居然以監獄為道場.以獄囚為法侶。為定海立縣以來之所未有。良以陶公知獄囚以失教而犯法.一本格物致知.明明德.止至善.及人皆可以為堯舜.人皆可以作佛之意.而為此舉。可謂知大體.本赤誠.不愧為民父母矣。而又不以之不才見棄.以項君之參觀記寄示於。閱之.不勝欣忭.遂忘其固陋.略跋蕪語。企閱者知教化獄囚之宗旨.並陶公之誠。想必有踵其事而為之者.當不止一二三四五六七也。雖然.其說法固不必盡用僧人。其所說若不以三世因果.六道輪迴.三途苦楚.佛國安樂為本.縱令妙義能感天華.亦無實效。何也.以其無可動於中.而如風過樹.泛泛然與己不相干涉故也。


👉 正編下冊 第824頁

印光法師文鈔 正編卷三
[13-103] 項伯吹先生定海縣監獄講經參觀記跋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因果報應】 為佛教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之基本理論。又作因果應報、因果業報、善惡業報。謂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則支配之,善因必產生善果,稱為善因善果;惡因必產生惡果,稱為惡因惡果。[注音ㄧㄣ ㄍㄨㄛˇ ㄅㄠˋ ㄧㄥˋ]
【庶】 ①[副詞]相近、差不多。②[名詞]古代平民稱為「庶」。③[形容詞]眾多。④[形容詞]旁支的、旁系的。[注音ㄕㄨˋ]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翕然】 ①和順的樣子。②忽然。[注音ㄒㄧˋ ㄖㄢˊ]
【圊廁】 廁所。
【驥】 千里馬。[注音ㄐㄧˋ]
【祈】 請、求。
【章程】 ①辦法。[注音ㄓㄤ ˙ㄔㄥ]②機關或團體條列的辦事規則。[注音ㄓㄤ ㄔㄥˊ]
【欣忭】 快樂喜悅。[注音ㄒㄧㄣ ㄅㄧㄢˋ]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