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續編 卷上 (續編上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復許熙唐居士書

復許熙唐居士書[民國二十年]

樂慧斌來.持汝書.幷其他求皈依名單。知居士年已六十有五.一子一孫.均已夭殤。約世間人情論.極為可痛心者。若約了生死之淨土法門論.則實為超凡入聖之最勝因緣。世間人生不知來.死不知去.實為人生一大要事。但以為子孫計之念重.於自己生死大事.反漠然置之。使居士兒孫長壽仕進.或被富貴福祿所迷.恐難以發此皈依三寶.求受五戒之心.亦不過以福壽善終為止。至於自己之法身慧命.仍以不聞不信。縱令事事稱心.豈能超出虛生浪死之外。今日境遇不嘉.知人世無非是苦。又得淨土諸書而詳閱之.知吾人本有故鄉安樂處所.可以安身立命。而日唯佛是念.唯淨土是求。直至臨命終時.蒙佛接引往生西方.則超凡入聖.了生脫死.盡未來際.受勝妙樂。由是言之.其子與孫.實為成就汝了生死一大事而先逝者。當生大感激心.願以自己念佛功德.消彼罪業.增彼善根。俾彼亦得仗佛慈力.往生西方.庶可不致彼子與孫.徒然早死也。善得益者.無往而非益.甘受損者.無往而非損.是在各人之見解何如耳。汝既發心皈依.今為汝取法名為德熙。謂以大菩提心.俾若自若他.同得沐佛慈光.生佛淨土也。所有三皈、五戒、十善、之義.文鈔中略釋.故不再書。至於自誓受戒.文鈔中與徐女士書.亦已說過.亦不須再說。所宜說者.務須實行為要耳。若學彿之人.不以躬行實踐為事.則與世之伶人無異。在當場苦樂悲歡.做得酷肖.實則一毫也與己無干。如此.便是好名而惡實之癡漢.心欲欺人欺佛.實只成就其欺人欺佛之過。人尚不能欺.何况於佛乎。務須從腳跟下做去.方好。至於修持.當專主淨土。以汝年已將至古稀.來日無多。若欲廣讀大乘經論.則無此精神.無此智識.又復無此光陰。唯生信發願.持佛名號.求生西方一法.是為無上第一勝妙法門。當死盡偷心.一肩擔荷.決定可於現生.俯謝五濁.高登九品。又當發大慈悲心.為一切相識者.說此法門之利益。俾彼等同得修習.則自己功德.愈加廣大矣。然外面之人.尚應如是.况自己之夫人、與子媳、孫媳、忍令彼不蒙法利乎。一則可以慰汝夫人之老景.一則可以慰彼姑媳之悽涼。令彼亦由此以超凡入聖.了生脫死.則實為利人之功效。又念佛之人.若已證道.則臨命終時.任彼刀割香塗.了無動念之事.則無所謂為損益也。若只有修持之力.未能到業盡情空地位.則臨終得人助念.即可決定往生。若遇無知眷屬.預於未死以前.為之洗沐換衣.令其搬動受苦。縱不受苦.一經搬動.心便不能歸一於佛[以動其軀體.心便不能徹底清淨純一。]。若再向之哭泣.則自己亦生愛戀.便與佛不相應.欲得往生.莫由也已。所以平素.即要彼等知其利害.要常與說.到自己臨終.彼等即是助道之人。豈但與己有益.實亦與彼等均有大益。若只知自己修持.絕不與彼說其利害.則汝臨終時.彼等決定是破壞正念之人.決不助汝淨心.令得往生也。汝既信光.光不得不為汝計。光以五十二年之閱歷.深知其利害之所在.若不與汝說.便為不盡己分。汝弟燮卿.亦已六十.亦當以此書示之。須知佛法.法門無量.若欲以通身業力之凡夫.現生即得了生脫死.離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.佛也說不出第二箇法門了。其餘一切法門.皆須修到業盡情空.方有了生死分。倘有絲毫未盡.則生死依舊不了。若論業盡情空.現今恐舉世亦難得其一二。若以信願念佛求生.則萬不漏一。然既念佛求生西方.必須要敦倫盡分.閑邪存誠.諸惡莫作.眾善奉行.慈愍一切.愛惜物命.戒殺喫素.廣行方便.俾此心常與佛合則可矣。倘外現修持之象.內無真實之心.則是假善人。假善人.何能得真利益乎。又樂門譚氏[斌章之叔祖母。].年八十一。龐才芳.住東門矮眼井。此二人.亦皆求受三皈五戒者.祈以此意轉告之。餘詳文鈔.此不備書。現今世亂已極.幾於盡天理人倫而完全廢之.以歸於興禽獸無異之世道。推究其致此之源.皆由不以因果報應.生死輪迴.為實理實事。因此善無以勸.惡無以懲.以馴至於心無所依.遂被歐風一吹.從茲變本加厲.竟致此時如斯之現象。今欲挽回狂瀾.若不以提倡因果報應為標準.則縱有良法.亦無實效。


👉 續編上冊 第38頁

印光法師文鈔 續編卷上
[21-013] 復許熙唐居士書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幷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連接詞]而且。通「並」。③[動詞]合。通「併」。④... [注音ㄅㄧㄥˋ](「并」的異體字)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庶】 ①[副詞]相近、差不多。②[名詞]古代平民稱為「庶」。③[形容詞]眾多。④[形容詞]旁支的、旁系的。[注音ㄕㄨˋ]
【大菩提心】 自利利他之心。(文鈔[31-202])
【鈔】 ①[名詞]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編成的書。②[動詞]謄寫。③...
【伶人】 演員、戲子。[注音ㄌㄧㄥˊ ㄖㄣˊ]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偷心】 禪林用語。原指偷盜之心;於禪林中轉指向外分別之心。係對動念之貶責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愈】 ①[副詞]更加、越發。②[動詞]病情好轉、病好了[痊愈/病愈]。③勝過、高明。④姓。
【箇】 同「個」。
【敦倫盡分】 【敦倫】:使人倫的情誼和睦。[注音ㄉㄨㄣ ㄌㄨㄣˊ](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)
【敦倫】 敦睦人倫、使人倫的情誼和睦。
【敦倫盡分】 【分】: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、職責與權利的範圍。[注音ㄈㄣˋ](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)
【閑邪存誠】 防止邪念滋生,以保存誠實之心。(語本《易經.乾卦.九二》:「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。」)
【閑】 ①[名詞]柵欄、木欄。②[名詞]比喻規範、法度。③[動詞]防範、阻止。④[動詞]熟習、通曉。通「嫻」。⑤[形容詞]空暇無事。通「閒」。⑥[名詞]養馬的地方。即馬廄。[注音ㄒㄧㄢˊ]
【愍】 [動詞]恤、哀憐。[注音ㄇㄧㄣˇ]
【喫】 同「吃」。[注音ㄔ]
【祈】 請、求。
【因果報應】 為佛教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之基本理論。又作因果應報、因果業報、善惡業報。謂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則支配之,善因必產生善果,稱為善因善果;惡因必產生惡果,稱為惡因惡果。[注音ㄧㄣ ㄍㄨㄛˇ ㄅㄠˋ ㄧㄥˋ]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