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續編 卷上 (續編上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[附錄]

[庚辰秋日.廣德錢文選.士青甫.撰於海上寓廬.時年六十有七]

印光法師.為武肅王作射潮發隱頌.函示前來。以武肅王射潮而潮退.乃水神感王保民之德.並非畏王強弩之威。後世無王之德.欲效王之威.未見其可。將來重印文集.應將此意表明之.云云。法師闡明此等真理.萬古不磨。

又讀法師求子三要.處處以根本立論.實有功世道之文。何謂三要。一曰.節欲為強種根基.二曰.積德為發福要道.三曰.善敎為人羣進化。國人如能切實奉行.雖治平不難矣。說者謂佛敎多係獨善其身.而以往西方歸淨土為勖.似屬消極.並非積極。如由法師此文.與其文鈔觀之.實係積極.而非消極。今世之人不察.每以佛敎為空虛.以致佛學未能發揚光大.故世道陵夷.江河日下.良可慨也。

試觀佛學昌明之世.即為人類太平之時。回溯五代時.天下大亂.殺人如麻。而吳越百年.人民老死不識兵革.果由何道以致之。或云.武肅王築海塘.興農桑.濬河流.闢水利.使人民富庶.有以致之.此固是也。然根本之道.猶不在此。當時人民不識兵革.實係武肅王保境安民之功。而保境安民.即是不欲稱干比戈.廣開殺戒。

欲減少人類之屠殺.即是尊崇佛敎之原理。由此一念之誠.遂無子陽自大之心.而有佛氏知足之戒。武肅王受佛敎原理之陶鎔.故有此保境安民之善念.此平日弘宣佛化之精神.有以致之。故羅隱勸王討梁[即朱溫]曰.縱無成功.猶可退守杭越.自稱東帝。王未從其言。蓋恐一旦興兵北伐.生民必遭塗炭。以一家一姓之尊榮.而使天下之人.皆遭水深火熱之慘禍.於理何忍.於心何安。迨宋太祖統一宇內.忠懿王.即秉武肅王遺訓.納土歸朝。視去國如傳舍.終不使吳越之民.罹兵戈之禍。

武肅王之德澤.不獨及於當時吳越之民.且流風餘韻.傳至千餘載.至今杭州猶有佛國之稱.風俗純厚.人多善良.蓋由此也。武肅王信佛.而一心行善.故積德於子孫.繼繼繩繩.簪纓不替。且歷代隆祀.廟食千秋.此實信佛之報耳。愈至亂世.愈須推廣佛學.使人類有互讓之美德.而無爭奪之野心.庶殺人之禍可免.太平之日可期。

今者歐氛正熾.美雨欲來。將來死於大礮飛機者.不知幾千百萬人。果歐美人士.悟徹中華佛理.放下屠刀.又何不可成佛。此等劫運.全由人造。茍能如武肅信佛戒殺.一意為民之用心.則歐美大戰可止.殺禍可消。

勿謂佛敎屬於消極.未能救世.證以武肅王之往事.可以恍然矣。由此以觀.佛學實為人類遷善改過之樞紐。所謂諸惡莫作.眾善奉行.豈僅獨善其身.實可兼善天下.佛理之功.豈淺鮮哉。


👉 續編上冊 第392頁

印光法師文鈔 續編卷上
[21-160] [附錄]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敎】 同「教」。「教」的異體字。
【勖】 勉勵。[注音ㄒㄩˋ]
【鈔】 ①[名詞]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編成的書。②[動詞]謄寫。③...
【庶】 ①[副詞]相近、差不多。②[名詞]古代平民稱為「庶」。③[形容詞]眾多。④[形容詞]旁支的、旁系的。[注音ㄕㄨˋ]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子陽自大】 成語「妄自尊大」:驕矜自大,自命不凡。《後漢書.卷二四.馬援傳》:「子陽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。」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舍】 ①房屋、住宅。[注音ㄕㄜˋ]②放棄、放下。通「捨」。[注音ㄕㄜˇ]③...
【簪纓】 古代顯貴者的冠飾。比喻高官顯宦。[注音ㄗㄢ ㄧㄥ]
【愈】 ①[副詞]更加、越發。②[動詞]病情好轉、病好了[痊愈/病愈]。③勝過、高明。④姓。
【熾】 ①火勢旺盛。②強盛。③燃燒。[注音ㄔˋ]
【礮】 「砲」的異體字。[注音ㄆㄠˋ]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