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補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世界佛教居士林觀音成道日開示法語

世界佛教居士林觀音成道日開示法語

今日為觀世音菩薩成道良辰.特述菩薩本跡感應如次。世之傳菩薩紀念日有三.曰二月十九.曰六月十九.曰九月十九。二月十九日實不可考.或曰菩薩聖誕。六月十九日.乃南五臺山示現之日。九月十九日即今日.或傳為成道之期。然菩薩於久遠劫來早已成佛.號正法明。今所傳者.不過菩薩應化之身之感應事跡.令眾生見者聞者.種諸善根而已。其實無日非大士誕辰.無時非大士涅槃也。大士因中由耳根證入.從聞思修.入三摩地.以此三昧而得圓通。果上由眾生稱名.觀其音聲而得解脫。故名曰觀世音菩薩。菩薩雖安住寂光.而分身塵剎.隨類現身。或現菩薩身.或現緣覺身.或現聲聞身.或現天人.阿修羅.地獄.餓鬼.畜生身.如普門品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.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是也。

須知眾生一念心性.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。大士無別所證.全證眾生本有心性。眾生返迷歸悟.亦可如大士之應機無方.而享寂滅法喜之樂。彼既丈夫我亦爾.何可自輕而退屈。吾儕若生觀音時節修持.甚難甚難。今本師釋迦牟尼佛已指陳修持法則.譬如祖宗家業已創.祇要子孫善能保守.即可不致覆亡。大士已創佛之家業.祇要吾儕能依教修持.即能自在受用。依教修持云何。宜以觀音之心為心.觀音之行為行。觀音之心大慈悲是.觀音之行自利利他是。眾生信仰菩薩.即遇刀兵水火.盜賊橫逆諸惡境界.亦不可有一念間斷。因果之事.通夫三世。因果之理.出夫自心。道在人心.如水在地。肯掘即得水.肯念則受用。求則得之.不求則失之。雖曰感應道交.實亦自心所感格也。虛空無礙疆界.疆界無礙虛空。一月麗天.無論大江大河.即小而一滴一勺之水.其光到處影現。唯水清而靜則顯.水濁而動則隱。眾生之心如水.阿彌陀佛如月。眾生以信願具足.至誠感佛.則佛應之.如水清月現也。若心不清淨.不至誠.與貪瞋癡相應.與佛相背.佛不能感.如水濁而動則隱。月雖不遺照臨.而不能昭彰影現也。

居今之世.禍亂患難甚烈。欲求一法徧一切法.即生修即生證。徑路修行.唯念佛為第一。大眾既為佛弟子.須擇法眼明。佛法無量無邊.各人須自量根性。上根利智.現身成佛.即佛世亦不多睹.遑論今時之末法鈍根哉。一切法門.皆須自力功深.斷惑證真.見思煩惱絲毫無餘.方了生死。斷見惑已.即證初果.預聖流.名須陀垣。尚須七生天上.七返人間.而斷思惑.漸證四果羅漢之位.生死方了。念佛法門則不然。祇要至誠懇切.心與佛合.心與道合.臨命終時.自能蒙佛接引.品位高下由修持之深淺定之。極樂四土.雖生同居.位亦不退。即能頓超十住.十行.十回向.十地。帶業往生.全仗佛力.喻如有大石百千萬個.欲過海者.裝於大火輪中.即可不沈而運於他處。否則.撮土之沙.亦即下沉。自力欲了生死.猶如捨舟過海.除非有羽能飛.否則.未有不墮溺者。仗佛力了生死.猶如穩坐船中.片刻即到彼岸。修學之士.第一不可二三其心.隨境所轉.禪教密宗.了無定見。卒至力大益小.不但生死今生不了.即來生亦大不易。念佛一法.論修學.則簡易穩當。論法門.則廣大無邊。

諦公在圓通寺講普賢行願品.對於淨土事理.多已發揮。今予再申述之。夫善財徧參知識.末後受普賢教.證齊諸佛之後.以十大願王.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.以期圓滿佛果.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。夫華藏海眾.無一凡夫二乘。皆法身大士。破無明.顯法性.尚須往生。我何人斯.敢不景從。念佛法門.誠上成佛道.下化眾生.凡聖共由之路.成始成終之法也。修行人須各盡其分.父慈子孝.兄友弟恭.夫唱婦隨。身口意三業無虧.發菩提心.自利利人.方名真修。若口說修行.心懷不善.是名假善人。因地既偽.實益何得。又利人一節.倘他人不信.當可默爾而已。其與父母眷屬.天性相關.倘有不信.能至誠代為懺悔.久久自能感格。所謂誠之所致.金石為開。使父母眷屬.業消智朗.自己修持誠篤.他人自當相觀而善。古云以言教者訟.以身教者從。身率言從.效力極大。具信心者.不可學外道求生人天福果.及來生富貴欲樂等報。吾保決定蒙佛接引.決定華開見佛。

日者.有居士詢余祖師西來意.庭前柏樹子。彼實毫無心得。祖師之意.庭前柏樹子.巍巍大樹.學人當下即見.令人參而自得。不然.本明心地.無所發明.即見不過柏樹子而已。宗門所有言句.一一皆指歸即心自性.初無義路可以思量。明心見性.見性成佛.乃見自性天真之名字佛.非究竟涅槃福慧圓滿兩足尊也。明心見性.是悟非證。悟後當須斷見惑證初信位入聖流.斷思惑證七信而了生死.八九十信破塵沙伏無明.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祕藏而證初住位.即為法身大士。再歷十住.十行.十回向.以迄十地.等覺.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祕藏而成佛矣。學者切莫妄會。古人謂西方極樂世界唯有一樂字.可惜世人不能全身靠倒。大眾聞法有素.深望至誠懇切修持去。吾保將來.成佛有分。勉之哉.勉之哉。


👉 三編補 第136頁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補
[35-133] 世界佛教居士林觀音成道日開示法語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感應】 ①互相感動相應。②受外界事物的影響,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。③人以精誠感動神明,神明自然會回應人。④用於表示交互影響的物理現象,例如靜電感應、電磁感應等。[注音ㄍㄢˇㄧㄥˋ]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應事】 處理世務,應付人事。[注音ㄧㄥˋㄕˋ]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無方】 ①無定例、無定規。②無定類、無一定的方向。③無限、無極。④不得法。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祇】 ①[注音ㄑㄧˊ][名詞]地神。[動詞]安心。[形容詞]大。②[注音ㄓ][副詞]正、恰、只。③...
【感格】 感動、感化。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見惑】 見道所斷惑之略稱。又作見煩惱、見障、見一處住地。指在見道時所斷滅之惑。修道時所斷滅之惑,則稱修惑(或思惑)。... (詳見:佛光大辭典)
【思惑】 (詳見:佛光大辭典)
【回向】 迴向,又作回向、轉向、施向。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,迴轉給眾生,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。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,為亡者追悼,以期亡者安穩。諸經論有關迴向之說甚多。(佛光大辭典)
【發明】 ①創造性的闡發前人不知的義理。②...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