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嘉言錄 續編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序

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序

法華經云: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所謂一大事因緣者,無非欲令衆生,開示悟入佛之知見。佛之知見,衆生本自具足。奈因煩惱惑業,障蔽妙明,不假諸佛啟迪,衆生無由開示悟入。所以我釋迦世尊,初成正覺時,歎曰:奇哉,一切衆生,具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。若離妄想,則一切智、自然智、無礙智、即得現前。因此諸佛世尊,興慈運悲,出現世間,說種種法,無非欲令衆生,破除妄想執著,全成智慧德相,悉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。但衆生根性,千差萬別,具足八萬四千煩惱。如來悲憫,觀機設教,廣說八萬四千法門,以為對治。就中求其圓頓超妙,直捷了當。下手易而成功高,用力少而得效速。普被三根,統攝諸法者,唯有依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、諸大菩薩。迦葉、阿難、馬鳴、龍樹、諸大尊者。及此土遠公、智者、清涼、永明、歷代祖師。早於修多羅教,特地揀出之淨土法門,乃為阿伽陀藥,萬病總治,普令衆生,咸宜修習,萬修萬去,同得開示悟入佛之知見,庶暢我佛出世本懷也。此殊勝超絕之最上法門,自東晉匡廬開闢以來,代有高人,發揚光大。具見典籍,無庸贅言。晚近百餘年來,法運隨世運以垂危,致如此大法,亦少人提倡。所幸剝極復生,得我親教師印公老人,乘願而來,特弘斯道。老人道德文章,如日月經天,江河行地。正續文鈔,徧界流通。不特佛弟子群相景仰,間有許多疵議佛法者流,或讀其文,或聞其德,亦未免心折。至德感人,如是之深,值茲末法,殊少其匹。無如衆生業感,法幢頓折。庚辰冬大師西去,瞬息已屆三周。於此三年之中,撫今追昔,深悔當初輕易看過。何也,因大師在日,智慧無礙,德望崇隆。雖屬魔外縱橫,衆生愚昧,是非莫辨。祇須大師一言,多半恍然覺悟,心悅誠服。縱屬魔眷,勢燄不能高張。即今獅吼無聞,慧日潛輝。其彰明昭著,破壞大師遺教者,為害固屬重要。且尚有具眼之人,如七十子之知仲尼不可毀也。吾人亦祇好各自量力,各行各是,無暇計較。任他佛不喜聞,吾人只有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唯佛是念,唯淨土是求矣。更有最令人痛心疾首,森受良心之驅使,雖明知徒勞無補,自是不能已於言者,莫若貌似恭維景仰,而實行誣衊之幾許木筆沙盤也。

今不分公然反對,或暗肆誣謗,及真實護持之一切諸公,悉請平心和氣而商榷之。大師平生之道德文章,高尚如何,均置勿論。即據大師之預知時至,八十高年,猶能從臥榻親至椅上,西向端坐,於大衆念佛聲中,諸根悅豫,正念分明,安詳西歸。迨闍維後,靈骨潔白,有如黃金或翡翠色者。及乎舍利纍纍,靈異迭著,多衆聞見。如斯瑞應,普通庸僧,能得者乎。至大師之學行,請諸位按實批評,究竟有人斥其為不明教理,盲修瞎煉否。竊恐無論何人,敢出此言,必遭千萬人之厲聲唾罵,謂其不知自量,信口雌黃,毀謗三寶,罪不容逭。世間真知大師之輩,亦不必如何高抬,謂為有何神通先知,及某菩薩再來等。(吾儕身居弟子之列,對此大師自隱不發之密行,未見有何實據,即有其事,亦不宜自衒。)但對大師之認識,謂其行解超卓,深入經藏,妙契佛心。行為世法,言為世則。一舉一動,皆有益於法門,皆可作後學模範。如斯評論,竊恐無論何人聞之,(除專求名聞利養,嫉妒障礙,蓄意壞亂法門之魔王外。)當必群皆點首,仍多認為尚未讚到大師之實際。而貌似恭維景仰之一流,當然亦不能否認。生平行解,臨終瑞相,切實如此。決其高登上品,毫無疑議。已登西方上品,則忍證無生,圓滿佛果,乃時間問題,可謂已畢學佛之能事,當然毫無缺憾。稍知教理者,即應深知。然許多木筆沙盤,均冒充大師臨鸞,自略述平生事實,(似是而實非,)自言已生西方,且均有懊悔當初之不信乩之語。此種誣枉,稍聞佛法氣息之士,聞之即當痛心疾首,或致噴飯。何以故。請問真真假假,悉皆自命為佛弟子者,一同平心和氣以答之。世間任何學理,更有高超玄妙,駕於金口所說之三藏十二部者乎。竊恐除公然反對佛法者外,更無何人敢答一有字。然則我佛三藏十二部之經典,為最高無上之學理,久為世界所公認。而大師之博通三藏,妙契佛心,求仁得仁,確生西方,進修菩提,又如上述。乃木筆沙盤,仍頻頻誣枉我大師,有自行懊悔當初不信乩之語。真可謂比之公然反對破壞者,尤為厲害。其木筆沙盤,與專靠木筆沙盤生活,一向與大師無大交涉者,均可置之,不與計較。但有許多已經受過大師為說皈依之弟子,目下亦仍挂著信仰大師之面具,而仍有信此誣枉之言,為大師自述之金科玉律者,此種人,更可謂喪心病狂,下作之極。何也,以其自己邪正不分,香臭不識,並誣我大師亦為同其一樣糊塗也。

乩壇此種假造之語,不但侮辱大師,亦且侮辱整個佛教。以佛說之經,令人求生西方,求證佛果。大師所教人者,亦是求生西方,證佛果。當然大師自行,亦是求生西方,證佛果。今乩壇假造之語,竟說大師未生西方,且不知淨土在何處,則是大師所教人者,皆為誑語。此侮辱大師,至何等程度。又說大師在彼所假造之氣天(氣天之名,不但佛法中無有,即儒書亦無有。只彼輩多食墨水,致全體糊塗,自己無目辨其黑白之乩壇,有此胡說巴道耳。)居住,又說大師尚未能到彼所胡說巴道之理天。按佛說通途教理,皆令人出三界,修聖果。所謂三界,一是欲界,即欲界六天,及人與四惡道。二是色界十八天。三是無色界四天。合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、稱為三界,總在輪迴生死苦海中。出此三界,方證聖果。今彼等謬稱有氣天、理天,又謬以理天為極果,則不但侮辱大師,並侮辱一切佛菩薩矣。不知理之一字,古書中,只訓治理、條理,本由治玉一義引伸而來。後又引伸作道理。至清涼釋華嚴,始立理法界之名。宋儒竊其義以立理學,已成戲論。因理法界,係指諸法自體,乃是實境。宋儒未達本真,依文生解,故致千年來門戶水火,聚訟不休。若諸天本在衆生之數,生天,乃由善業及禪定力。今妄以理字與天相連,假造理天之名,真異想天開,不知所云,確是鸚鵡學人語,了不知人事也,可笑孰甚。

大師知見超卓,當今殊少等倫,固無庸贅。其對乩一事,正續文鈔,各有警誡。如云:扶乩一事,皆靈鬼依託扶者之知識而為,甚有扶者自行造作而成者。且非全無真仙,殆千百次偶一臨壇耳。至言佛菩薩,則全屬假冒。但扶乩者,多是勸人為善,縱不真實,因其已挂為善之名,較之公然為惡者,當勝一籌。又可證明有鬼神禍福等事,令人有所畏懼,所以吾人亦不便故意攻擊。奈其所說,不拘與佛法合不合,(稍知佛法之人扶之,即能常說淺近相似之佛法。不知佛法之人扶之,則全是胡說巴道。)終多是以魚目為明珠,壞亂佛法,其害甚大。(真知佛法之人,決不附和扶乩。佛制三皈,即已分明詳切告誡,何況深義。)故凡真佛弟子,切不可隨便贊同。如上所說,是為汝二人說,切不可發表。恐人無知,謂我造謠言毀謗人,則不唯無益而有害。此見弘化月刊二十四期遺教中。又續文鈔中有云:扶乩,乃靈鬼作用,其言某佛、某菩薩、某仙,皆假冒其名。真仙或偶爾應機,恐千百不得其一,況佛菩薩乎。以乩提倡佛法,雖有小益,根本已錯,真學佛者,決不仗此以提倡佛法。何以故,以是鬼神作用。或有通明之靈鬼,尚可不致誤事。若或來一糊塗鬼,必致誤大事矣。人以其乩誤大事,遂謂佛法所誤,則此種提倡,即伏滅法之機。又云:前清道光時,南昌有一舉人,傳一門人,在省城扶乩看病,很靈。適巡撫之母有病,醫藥罔效。人言某人扶乩看病,甚靈。因請令看,開一方,服藥後,人即死,急令醫看方,則內中有反藥。訊之,其人言,此由吾師所教。因令其師抵償,謂汝誣害世人,遂殺其師。汝以不扶乩無緣法,心漾漾動。不知扶乩之禍,其大如天,非彼勸人出功德所能彌補。正人君子,決不入此壇場云云。如此警誡,請查正文鈔,與陳錫周書,及覆永嘉某居士書,與續文鈔復江景春書,各處言之,已屬詳切。且大師防微杜漸,一生謹慎,公開刊布者,即已如此剴切。請觀二十四期月刊披露者,有不可發表等語。足徵其未經發表,對私人所說,較此尤為痛切之警告,尚不知有凡幾。(二十八九年,為某名流醉心乩語,令森轉告各方,其深惡痛絕之詞,現仍存在者甚多。)大師在日,對乩之態度如此,典籍具在,衆人周知。仍欲以懊悔生前不信乩之言,而誣謗大師,豈非以大師處世八十年,尚在糊塗中過生活。待至生西之後,始行覺悟。如此則大師不及汝等一向信乩之弟子,則遠甚。請問此種誣枉,壓得大師低至何種程度。然若輩仍屬揚揚得意,自命為大師信徒,以為尊奉大師。此種知見,吾不知其糊塗至於何地,抑或別有用心乎。

以上縷瑣,且指乩壇所說,一一有靈,大師均痛斥吾人不宜附和。即森亦常云:凡佛弟子,而仍迷信乩語者,雖屬見地不真,亦無非信其有靈所麻醉。不知有靈之事,世間極多,又何足奇。森處世六十年,經過靈異,罄竹難書。十七歲大病垂危,對魔一拜,立成健夫之特靈,想世間所有任何靈異,均難超出其速度。請查本刊二十三期,拙述論殺生放生之顯著果報,當知其概。至十八歲,為惡劣環境所傳染,嗜賭博,打花會,隨向汙穢不堪之各地求禱鬼神,往往明日花會,今晚即求得的名,其靈異,想亦不亞於一切乩壇。迨二十歲喫素後,所拜空見外道之齋公師父,與師兄,皆精算命卜卦者。森亦由此略知少分,因而筮卜將來禍福,其預知靈驗,更難筆述。此等鬼神通靈之事,何可勝數。但此等靈異,不特於身心性命,生死大事,了無所益,反生障礙。(我佛戒律,明文制止。)即於世間人事,欲求趨吉避凶,亦往往適得其反。況各方乩壇,並非靈異毫髮不爽。諸君不信,且將證據略述如下。本年古曆十月初一日,有二居士來訪,述其考驗之經過云。他在各地法會,常聞多人讚揚今盛極一時之某壇,靈異非常。在他本意,尚在疑信參半。意謂如果真靈,自應信奉,特別弘揚。乃往該壇試之,心中默禱云。某某(指該壇最特色之主壇某)已入聖流,當有三明六通,而他心一通固不待言。今弟子某,不求他事,只求我至誠頂禮三拜畢,望汝木筆停止不動,即可證明有他心道眼,弟子即當竭誠崇奉,力為宣揚。默禱三拜俱畢,木筆全不停止,他遂不被所惑。但見一與之相契之英雋僧,亦醉信該壇。某念其超拔不凡,人人多望其將來大弘法化。若流入魔外,如某僧專賴木筆抬高身價,縱使能文能說,具足世智辨聰,終歸八難之一,為入佛之大障。遂不惜現身說法,為之挽出。其法維何。因該居士,早年失恃,該僧不知。乃偽造一紙云:其母現年六十有七,一向體健,專今於某月某日,偶染某疾,日久纏綿,醫藥罔效。不得已,敬懇該僧轉求某壇,為之診治,看看壽命如何,能否求其速瘉。該僧即為代求。旋奉該壇壇諭云:汝母年近古稀,壽數至此,可謂高年。目下病證如何,實無所礙。今處一方,先令服之,當可漸瘉。迨某日晚十一時,某某(該主擅自稱)親自放光,為之推拿,即可使之病退身安云云。某居士見諭,表示感激。候所約放光推拏之日過,又謁某僧,讚揚某壇之靈異云:我母病已好大半,擬求全瘉。而某主壇得信,又復諭云:某某放光推拏後,汝母之病,即已掃除。今仍稍有不適者,毫無問題。再至某日晚十一時,重為一治,即可全復康健云云。後再往返一次。某居士接到三次壇諭之後,乃對該僧說出慈親見背多年之實情,並出三次壇諭與閱,令該僧赧顏難安。聞現已覺悟,擺脫魔繭矣。三壇諭,現仍在該居士手,此足證明乩語滑稽之一斑。

民十九年。吾國內亂之山東大會戰。聞由某偉人迷信某魔之神通,促其急起推倒中央,便可由某二人分任正副總統。某偉人欲望過奢,迷信魔言,致有此禍。此事屈文六居士親對印老人詳述經過。當時屈亦魔眷之一。迨後失敗,某魔遠遁,餘多改圖。

民二十五年,粵東某大員,反抗中央,亦由木筆沙盤慫恿而起。此已見之報端,大約多人目覩耳熟者。據此三事,足證好奇專信靈異之人,多凶少吉。奈衆生好奇心重,見平實妥貼之正道,則輕忽玩視,掉頭不顧。聞希奇怪異之巧言,乃奉為綸音,趨之若騖。此無他,吾人同業所感,莫可如何。蕅益大師,尚興一日賣得千擔假,千年難賣一擔真之慨歎。況吾人,生斯時,處斯世,何能盡挽同倫,悉出幽谷而登喬木乎。

須知不慧拉雜瑣陳,並非故意攻擊。森對乩壇,及凡各外道所立之慈善團髖,均素抱不破壞不附和之旨,大致與大師正續文鈔所說同。且不特德森一人如此,凡真知大師者,大都無多歧異,何致有故意攻擊之心行。茲又如此瑣瑣者,實因多處乩壇,皆冒充大師降臨,均有懊悔當初不信乩之語。種種捏造,實屬誣蔑大師之過甚。森隨侍大師二十年,雖未能深入堂奧,然大師一切行徑,自知大概。且深受大師慈護之恩,為報恩計,為護法計,均不能任人誣謗,毫不聲明。譬如人子聽人誣衊其父母,未有不為爭辯者。如各處扶乩之士,安守其自己門庭,不要壞亂佛法,不要涉及我大師,森一向不喜鬥爭,又何苦如此多事。

再者,大師為防微杜漸,欲佛弟子明了乩壇,百有九十九,皆屬鬼神主持,冒充佛仙降臨,危險特甚。乃將由乩說明此中利害,囑人切勿再信乩語之西方確指,刊印流通,以期人人自愛。詎知醉信乩壇者,反引大師此舉為護身符。沈迷難救,至於此極,亦實令人浩歎。森因此種種,為護持正法,報答大師計。今又值廣覺法師,與徐志一居士,二位苦心編訂大師嘉言續錄。稿成,囑森鑑定作序刊行,又值大師三周紀念之期,自苦不文,無能發揮大師道妙,特以此縷瑣,塞此二事之責。但望讀者,謹遵大師諄諄告誡,切勿別求其他旁門,庶免自貽伊戚。專以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諸惡莫作,衆善奉行,以立人道之基址。真為生死,發菩提心,持戒念佛,求生西方,為人佛法之捷徑。即此三十二字為準繩,進而隨緣讀誦真正佛說經典,自可生入聖賢之域,沒歸如來封疆,直至圓滿菩提。其餘道妙,全書具在,森亦不必再贅也,謹序。

佛曆二千九百七十年小陽月吉日親教弟子苦惱比丘德森和南敬撰


👉 嘉言錄續編 序言第1頁

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
[42-001] 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序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阿伽陀】 丸藥,特別是指解毒藥。為梵語agada的音譯。[注音ㄚ ㄑㄧㄝˊ ㄊㄨㄛˊ]
【咸】 都、皆、全。[副詞][注音ㄒㄧㄢˊ]
【庶】 ①[副詞]相近、差不多。②[名詞]古代平民稱為「庶」。③[形容詞]眾多。④[形容詞]旁支的、旁系的。[注音ㄕㄨˋ]
【鈔】 ①[名詞]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編成的書。②[動詞]謄寫。③...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祇】 ①[注音ㄑㄧˊ][名詞]地神。[動詞]安心。[形容詞]大。②[注音ㄓ][副詞]正、恰、只。③...
【誣衊】 造謠毀損他人名節或聲譽。[注音ㄨ ㄇㄧㄝˋ]
【舍】 ①房屋、住宅。[注音ㄕㄜˋ]②放棄、放下。通「捨」。[注音ㄕㄜˇ]③...
【纍】 [注音ㄌㄟˊ]
【竊】 ①私下。用來謙指自己見解的不確定。②偷偷的。③盜取、偷。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衒】 炫示、誇耀。[注音ㄒㄩㄢˋ]
【名聞】 聲名。
【挂】 懸吊。通「掛」。[注音ㄍㄨㄚˋ]
【下作】 鄙賤、下流。
【誑】 說謊、欺騙。[注音ㄎㄨㄤˊ]
【胡說巴道】 沒有根據地亂說。
【喫】 同「吃」。[注音ㄔ]
【瘉】 [動詞]病好了。[名詞]病。[注音ㄩˋ]
【拏】 ①執持。②拘捕,通「拿」。[注音ㄋㄚˊ]
【偉人】 偉大的人物。
【粵】 ①句首發語詞,無義。②句中助詞,無義。③廣東省的簡稱。[注音ㄩㄝˋ]
【覩】 「睹」的異體字。
【綸音】 古代稱皇帝的諭旨。聖旨。[注音ㄌㄨㄣˊ ㄧㄣ]
【不慧】 愚笨、不聰明。謙稱自己。謙詞,自稱。
【拉雜】 ①形容事物雜亂無章,沒有規律。②不論好壞,都同樣處理。
【自貽伊戚】 自己招致禍患。[注音ㄗˋ ㄧˊ ㄧ ㄑㄧ]
【敦倫】 敦睦人倫、使人倫的情誼和睦。
【敦倫盡分】 【分】: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、職責與權利的範圍。[注音ㄈㄣˋ](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)
【敦倫盡分】 【敦倫】:使人倫的情誼和睦。[注音ㄉㄨㄣ ㄌㄨㄣˊ](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)
【閑邪存誠】 防止邪念滋生,以保存誠實之心。(語本《易經.乾卦.九二》:「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。」)
【閑】 ①[名詞]柵欄、木欄。②[名詞]比喻規範、法度。③[動詞]防範、阻止。④[動詞]熟習、通曉。通「嫻」。⑤[形容詞]空暇無事。通「閒」。⑥[名詞]養馬的地方。即馬廄。[注音ㄒㄧㄢˊ]
【比丘】 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。為梵語bhikṣu的音譯。也譯作「比邱」、「苾芻」。
【和南】 和南.乃磕頭也 ([21-018])。和南.即稽首.頂禮也 ([35-088])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