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五、勉居心誠敬

五 勉居心誠敬

◎ 入道多門,唯人志趣,了無一定之法。其一定者,曰誠,曰恭敬。此二事,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,皆不能易也。而吾人以博地凡夫,欲頓消業累,速證無生,不致力於此,譬如木無根而欲茂,鳥無翼而欲飛,其可得乎。(正)致弘一大師書一

◎ 念佛一法,乃至簡至易,至廣至大之法。必須懇切志誠之極[印大師示寂之晚,語真達師等云:淨土法門,別無奇特,但要懇切至誠,無不蒙佛接引,帶業往生。見永思集。],方能感應道交,即生親獲實益。若懶惰懈怠,毫無敬畏,雖種遠因,而褻慢之罪,有不堪設想者。余常謂,欲得佛法實益,須向恭敬中求。有一分恭敬,則消一分罪業,增一分福慧。有十分恭敬,則消十分罪業,增十分福慧。若無恭敬而致褻慢,則罪業愈增,而福慧愈減矣。(正)復鄧伯誠書一

◎ 禮誦持念,種種修持,皆當以誠敬為主。誠敬若極,經中所說功德,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,而其所得,亦已難思難議。若無誠敬,則與唱戲相同。其苦樂悲歡,皆屬假妝,不由中出。縱有功德,亦不過人天癡福而已。而此癡福,必倚之以造惡業,其將來之苦,何有了期。(正)復高邵麟書二

◎ 曰誠,曰恭敬,此語舉世咸知,此道舉世咸昧。印光由罪業深重,企消除罪業,以報佛恩,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,由是而知誠與恭敬,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。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。(正)復永嘉某居士書五

◎ 夫如來滅度,所存者唯經與像。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視作真佛,即能滅業障而破煩惑,證三昧而出生死。若以土木金彩視之,則亦土木金彩而已。又土木金彩,褻之則無過。若以褻土木金彩之佛像,則其過彌天矣。讀誦佛經祖語,直當作現前佛祖為我親宣,不敢稍萌怠忽,能如是者,我說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,徹證一真。否則是游戲法門,其利益不過多知多見,說得了了,一絲不得真實受用,乃道聽途說之能事也。古人於三寶分中,皆存實敬。不徒泛泛然口談已也。今人口尚不肯談一屈字,況實行乎。(正)復尤惜陰書

◎ 禮佛儀式,極忙之人,不便特立。但至誠懇切,口稱佛號,身禮佛足,必致其如在之誠則可矣。(正)復張雲雷書二

◎ 舍利不能禮拜,叢林不能親炙,有何所欠。但能見佛像,即作真佛想。見佛經祖語,即作佛祖面命自己想。必恭必敬,無怠無忽。則終日見佛,終日親炙諸佛菩薩祖師善知識,舍利叢林云乎哉。(正)與謝融脫書

◎ 大覺世尊,所說一切大乘顯密尊經,悉皆理本唯心,道符實相。歷三世而不易,舉十界以咸遵。歸元復本,為諸佛之導師。拔苦與樂,作衆生之慈父。若能竭誠盡敬,禮誦受持。則自他俱蒙勝益,幽顯同沐恩光。猶如意珠,似無盡藏。取之不匱,用之無窮。隨心現量,悉滿所願。(正)持經利益隨心論

◎ 欲得佛法實益,須辦十分誠心。持經念佛之事雖同,心之誠有淺深泛切之不同,則其利益便大相懸殊矣。世間事事,均須以誠而成。況持經念佛,欲以凡夫身,了生脫死,超登佛國,不誠而能得乎。(續)復理聽濤書一

◎ 持誦經呪,貴在乎誠。縱絕不知義,若能竭誠盡敬,虔懇受持,久而久之,自然業消智朗,障盡心明,尚能直達佛意,何况文字訓詁與其意致。否則縱能了知,由不至誠,只成凡夫情見,卜度思量而已。經之真利益,真感應,皆無由得。以完全是識心分別計度,何能潛通佛智,暗合道妙,一超直入,頓獲勝益也。(三)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序

◎ 經云: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。若非宿有因緣,佛經名字,尚不能聞,況得受持讀誦,修因證果者乎。然如來所說,實依衆生即心本具之理。於心性外,了無一法可得。但以衆生在迷,不能了知。於真如實相之中。幻生妄想執著。由茲起貪瞋癡,造殺盜淫。迷智慧以成煩惱,即常住而為生滅。經塵點劫,莫之能反。幸遇如來所說大乘顯密諸經,方知衣珠固在,佛性仍存。即彼客作賤人,原是長者真子。人天六道,不是自己住處。實報寂光,乃為本有家鄉。回思從無始來,未聞佛說。雖則具此心性,無端枉受輪迴。真堪痛哭流涕,聲震大千。心片片裂,腸寸寸斷矣。此恩此德,過彼天地父母,奚啻百千萬倍。縱粉身碎骨,曷能報答。(正)竭誠方獲實益論

◎ 金剛經云:若是經典所在之處,即為有佛,若尊重弟子。又云:在在處處,若有此經,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。當知此處,即為是塔。皆應恭敬,作禮圍繞,以諸華香而散其處。何以令其如此。以一切諸佛,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皆從此經出故。而諸大乘經,處處教人恭敬經典,不一而足。良以諸大乘經,乃諸佛之母,菩薩之師,三世如來之法身舍利,九界衆生之出苦慈航。雖高證佛果,尚須敬法。類報本追遠,不忘大恩。故涅槃經云:法是佛母,佛從法生。三世如來,皆供養法。況博地凡夫,通身業力,如重囚之久羈牢獄,莫由得出。何幸承宿世之善根,得覩佛經,如囚遇赦書,慶幸無極。固將依之以長揖三界,永出生死牢獄。親證三身,直達涅槃家鄉。無邊利益,從聞經得。豈可任狂妄之知見,不存敬畏,同俗儒之讀誦,輒行褻黷。(正)同上

◎ 至於閱經。若欲作法師,為衆宣揚。當先閱經文,次看註疏。若非精神充足,見解過人,罔不徒勞心力,虛喪歲月。若欲隨分親得實益,必須至誠懇切,清淨三業。或先端坐少頃,凝定身心。然後拜佛朗誦,或止默閱,或拜佛後端坐少頃,然後開經。必須端身正坐,如對聖容,親聆圓音。不敢萌一念懈怠,不敢起一念分別。從首至尾,一直閱去,無論若文若義,一概不加理會。如是閱經,利根之人,便能悟二空理,證實相法。即根機鈍劣,亦可以消除業障,增長福慧。六祖謂:但看金剛經,即能明心見性,即指如此看耳,故名曰但。能如此看,諸大乘經、皆能明心見性,豈獨金剛經為然。若一路分別,此一句是甚麼義,此一段是甚麼義,全屬凡情妄想,卜度思量,豈能冥符佛意,圓悟經旨。因茲業障消滅,福慧增崇乎。智者誦經,豁然大悟。寂爾入定,豈有分別心之所能得哉。一古德寫法華經,一心專注,遂得念極情亡。至天黑定,尚依舊寫。侍者入來,言天黑定了,只麼還寫。隨即伸手不見掌矣。如此閱經,與參禪看話頭,持呪念佛,同一專心致志,至於用力之久,自有一旦豁然貫通之益耳。明雪嶠信禪師,寧波府城人。目不識丁。中年出家,苦參力究。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。其苦行實為人所難能。久之大徹大悟,隨口所說,妙契禪機。猶不識字,不能寫,久之則識字矣。又久之則手筆縱橫,居然一大寫家。此諸利益,皆從不分別專精參究中來。閱經者亦當以此為法。(正)復永嘉某居士書五

◎ 學佛之人,夜間不可赤體睡,須穿衫袴。以心常如在佛前也。喫飯不可過度。再好的飯,只可喫八九程。若喫十程,已不養人。喫十幾程,臟腑必傷。常如此喫,必定短壽。飯一喫多,心昏身疲。行消不動,必至放屁。放屁一事,最為下作,最為罪過。佛殿僧堂,均須恭敬。若燒香,不過表心。究無什香。若喫多了放的屁,極其臭穢。以此臭氣,熏及三寶,將來必作糞坑中蛆。不喫過度,則無有屁。若或受涼,覺得不好,無事,則出至空地放之。待其氣消,再回屋中。如有事不能出外,常用力提之。不一刻,即在腹中散開矣。有謂不放則成病,此語比放屁還罪過,萬不可聽。吾人業力凡夫,在聖中聖、天中天之佛殿中,三寶具足之地,竟敢不加束斂,任意放屁。此之罪過,極大無比。許多人因不多看古德著述,當做古德不說。不知古德說的巧,云泄下氣。他也不理會是什麼話,仍不介意。光三四十年前,常說此事。後試問之,人不知是何事,以故只好直說放屁耳。唱戲罵人說放肆,就是說你說的話是放屁。凡有所畏懼,氣都不敢大出,從何會放屁。由其肆無忌憚,故才有屁。你勿謂說放屁話,為不雅聽。我實在要救人於作糞坑之蛆之前耳。(續)誡初發心學佛者書

◎ 晨起,及大小解,必須洗手。凡在身上摳,腳上摸,都要洗手。夏月袴腿不可敞開,要紮到。隨便吐痰𪖥 [音喜]鼻,是一大折福之事。清淨佛地,不但殿堂裡不可吐𪖥,即殿堂外淨地上,也不可吐𪖥。淨地上一吐,便現出汙相。有些人肆無忌憚,房裡地上牆上亂吐。好好的一箇屋子,徧地滿牆都是痰。他以吐痰當架子擺,久久成病。天天常吐,飲食精華,皆變成痰了。(續)同上

◎ 看經論,及各典章,不可急躁,須多看。急躁不能凝靜,必難得其旨趣。後生稍聰明,得一部經書,廢寢忘餐的看。一徧看過,第二徧便無興看。即看,亦若喪氣失魂之相。此種人,均無成就,當力戒之。蘇東坡云: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孔子乃生知之聖,讀易尚至韋編三絕。以孔子之資格,當過目成誦,何必又要看文而讀。故知看文,有大好處。背誦,多滑口誦過。看文,則一字一句,悉知旨趣。吾人當取以為法。切不可顯自己聰明,專尚背誦也。當孔子時無紙。凡書,或書於木板,或書於竹簡[亦竹板也]。易之六十四卦,乃伏羲所畫。六十四卦開首之彖,乃文王所作。每卦之六爻,乃周公所作。此外之上經彖傳,象傳,下經彖傳,象傳,幷乾坤二卦之文言,及繫辭上傳,繫辭下傳,說卦傳,序卦傳,雜卦傳,所謂十翼者,皆孔子所作。若約字說,孔子所作者,比文王周公所作,當多十餘倍。而孔子讀文王周公之易,竟至將編書之熟皮繩,磨斷過三次,可以知讀之徧數不可計也。吾人能以孔子之恆而讀佛經、持佛名,必能以佛之言之德,熏己之業識心,成如來之智慧藏也。(續)同上

◎ 經像之不能讀不能供者,固當焚化之。然不可作平常字紙化。必須另設化器,嚴以防守,不令灰飛餘處。以其灰取而裝於極密緻之布袋中,又加以淨沙或淨石,俾入水則沈,不致漂於兩岸。有過海者,到深處投之海中,或大江深處則可。小溝小河,斷不可投。(三)復如岑法師代友人問書


👉 菁華錄 第146頁

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
[51-017] 五、勉居心誠敬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感應】 ①互相感動相應。②受外界事物的影響,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。③人以精誠感動神明,神明自然會回應人。④用於表示交互影響的物理現象,例如靜電感應、電磁感應等。[注音ㄍㄢˇㄧㄥˋ]
【愈】 ①[副詞]更加、越發。②[動詞]病情好轉、病好了[痊愈/病愈]。③勝過、高明。④姓。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咸】 都、皆、全。[副詞][注音ㄒㄧㄢˊ]
【游戲】 同「遊戲」。態度放逸嬉戲。
【游】 遨遊、交往。通「遊」。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舍】 ①房屋、住宅。[注音ㄕㄜˋ]②放棄、放下。通「捨」。[注音ㄕㄜˇ]③...
【呪】 同「咒」。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卜度】 揣度、猜想。[注音ㄅㄨˇ ㄉㄨㄛˋ]
【奚啻】 何止、豈但。[注音ㄒㄧ ㄔˋ]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覩】 「睹」的異體字。
【褻黷】 輕視怠慢。[注音ㄒㄧㄝˋ ㄉㄨˊ](褻:輕慢、不莊重。)(黷:輕慢、不恭敬。)
【黷】 ①汙垢。②汙穢。③輕慢、不恭敬。[注音ㄉㄨˊ]
【圓音】 佛說法之音。
【喫】 同「吃」。[注音ㄔ]
【下作】 鄙賤、下流。
【箇】 同「個」。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寢】 ①睡覺、臥息。②躺臥。③停止。④像動物趴著的樣子。⑤臥室、居室。⑥...
【幷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連接詞]而且。通「並」。③[動詞]合。通「併」。④... [注音ㄅㄧㄥˋ](「并」的異體字)
【繫辭】 ①《易經》卦辭。相傳為文王所作。②繫辭傳。《易》傳十翼之一,分為上下二篇,相傳為孔子所作。主旨係闡釋《易經》卦辭之義。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