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正編 卷一 (正編上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復永嘉某居士書六

復永嘉某居士書六

既無學問.又無色力。若說話過多.目即發赤.而難觀字矣.何可講經。况現有刻書一事.萬不能假手於人。即無一事.亦不能應此事。汝所說之語.乃是為土木形骸裝金.聽得甚好。倘令人識破.則不值半文矣。已後不可如此說話.免令生慚愧.而人見譏誚也。學道之人.道念重一分.則凡情輕一分.此必然之勢也。然未斷惑之人.常須努力。若一放縱.舊病定至復發。見思惑斷盡者.纔好任運騰驤.無須制束攝持也。人家欲興必由家規嚴整始。人家欲敗.必由家規頹廢始。欲子弟成人.須從自己所作所為.有法有則.能為子弟作榜樣始。此一定之理。今欲從省事省力處起手.當以因果報應為先入之言。使其習以成性.庶後來不至大有走作。此淑世善民.齊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。智者大師世稱釋迦化身。其所證者.誰得而知。然佛為眾生現身作則.故即以凡夫自居。其曰我不領眾.必淨六根者.以己誡人.乃現身說法也。以大師最初志期斷惑證真.直登地等[地、十地、等、等覺、]。以弘法利生.荒曠自己禪定工夫.故止證得圓五品觀行位而已。故曰.損己利人.但登五品。五品者.即隨喜.讀誦.講說.兼行六度.正行六度五種耳。圓五品位.圓悟藏性[藏性即實相妙理、在纏名如來藏、出纏名法身、纏即無明、未斷、故名在纏、]。與佛所悟.了無有二。圓伏見思塵沙無明煩惱.而見惑尚未能斷。若斷見惑.即證初信。及至七信.則思惑斷盡.得六根任運不染六塵之實證.故名六根清淨位。又於一一根中.俱能具六根功德.作六根佛事.故亦名六根互用。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說。南嶽即示居此位。此位之人.不但有大智慧.而且有大神通。其神通又非小乘阿羅漢所能比。故南嶽生前歿後.皆有不可思議之事.令人若見若聞.發起信心。南嶽智者.皆法身大士。其實證地位.誰能測其高深。此不過欲勉後世專精學道.而作此曲折耳。豈真止證十信相似位.五品觀行位而已耶。我等博地凡夫.那堪擬彼。我等祇好麤持重戒.一心念佛.兼修世善.以為助行。依永明蓮池之法行之.則無往不利矣。自己改惡修善.一心念佛。凡一切親故並有緣之人.亦當以此教之。其反對之人.當作憐憫想.不可強制令行。按牛頭吃草.萬萬做不得。若曰我一心念佛.諸事不理.不唯與世法有礙.亦不與佛法相合。素位而行.方為得之。勸人念佛修行.固為第一功德。然下而妻子兄弟.上而父母祖妣.皆當勸之。倘不能於家庭委曲方便.令吾親屬.同得不思議即生了脫之益。便為捨本逐末.利疏而不計利親。其可乎哉。勸人念佛之功.淨土書中說者甚多.恐費筆墨.故不詳書。汝與師壽既修淨業.祇可在家念佛。普陀不可常來。即其餘名山.縱然朝謁.亦不過看看山景而已.豈若在家修持.不廢錢財時日。不勞身心奔馳之為愈也。又無知愚人.以耳為目。一人傳虛.萬人傳實。妄謂地藏菩薩.是暹羅國太子。其肉身塔遇閏大七月.彼國之王.親來開塔。此等無稽之談.切不可當做真實.待至其時便去。以致人多地少.或致推擠跌撲.備受痛苦。此係新羅國王族出家.姓金名喬覺.於唐玄宗時來九華.居數十年。後坐脫.肉身不壞.遂以全身入塔。絕無開塔之說。當唐之時.高麗有三國。一高句麗.二新羅.三百濟。後高句麗吞滅二國.而但名高麗耳。近時愚人.不知新羅.遂訛作暹羅。唐時亦無暹羅之名。彼係兩國.一暹國.一羅斛國。後併為一.遂名暹羅。此僧事迹.俱載九華志.宋高僧傳。若欲一禮法顏.當於閒空時節。九華香期.香客之多.多於普陀百倍。况今年有此謠言.其朝山之人.不知比常時會期.更多幾倍。况塔在高處.前面若有二三百人.即有推擠跌撲之事。若不洞事帶婦女去.其因擠而喪身失命者.或亦難保。何可不依法言.而專信謠話.以自討煩惱也。以二尊人年高.恐汝等不知利害.以為盡孝.故不禁絡索言之。統祈洞察.幸甚。


👉 正編上冊 第133頁

印光法師文鈔 正編卷一
[11-034] 復永嘉某居士書六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學問】 ①求學所得的知識。②學與問。③道理。
【色力】 意指「氣力、精力」。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誚】 ①[動詞]責備、責怪。②[副詞]全然、簡直。[注音ㄑㄧㄠˋ]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思惑】 (詳見:佛光大辭典)
【庶】 ①[副詞]相近、差不多。②[名詞]古代平民稱為「庶」。③[形容詞]眾多。④[形容詞]旁支的、旁系的。[注音ㄕㄨˋ]
【淑世】 改善社會。
【見惑】 見道所斷惑之略稱。又作見煩惱、見障、見一處住地。指在見道時所斷滅之惑。修道時所斷滅之惑,則稱修惑(或思惑)。... (詳見:佛光大辭典)
【祇】 ①[注音ㄑㄧˊ][名詞]地神。[動詞]安心。[形容詞]大。②[注音ㄓ][副詞]正、恰、只。③...
【麤】 同「粗」。[注音ㄘㄨ]
【素位而行】 君子按照自己所處的地位行事,不會踰越本分行事。[素是本來的意思]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淨業】 佛教稱使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。(修持淨業:謂改過遷善及念佛、即生即願往生西方。)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愈】 ①[副詞]更加、越發。②[動詞]病情好轉、病好了[痊愈/病愈]。③勝過、高明。④姓。
【併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動詞]合在一起。③[動詞]排除。通「摒」。④[動詞]拚命。[注音ㄅㄧㄥˋ]
【迹】 同「跡」。
【閒】 ①[名詞]中間。同「間」[注音ㄐㄧㄢ]。②[名詞]同「間」。[注音ㄐㄧㄢˋ][名詞]空暇無事的時候。閒散輕簡的職務。[注音ㄒㄧㄢˊ][形容詞]空暇無事。安靜悠閒。與正事無關的、不緊要的。⑤[副詞]隨意的、不經心的。[注音ㄒㄧㄢˊ]
【不洞】 不懂。不明白、不了解。[注音ㄅㄨˋ ㄉㄨㄥˇ]
【不洞事】 不懂事。不明事理。[注音ㄅㄨˋ ㄉㄨㄥˇ ㄕˋ]
【洞事】 明白事務。(洞:①[動詞]深察。②[副詞]透澈、明白。③...)(事:人類所作所為及自然界的一切現象、活動,都稱為「事」。)
【祈】 請、求。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