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正編 卷一 (正編上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復永嘉某居士書一

復永嘉某居士書一

念佛之人.亦非不可持呪。但須主助分明.則助亦歸主。若泛泛然無所分別.一目視之.則主亦非主矣。準提大悲.豈有優劣。心若至誠.法法皆靈。心不至誠.法法不靈。一句佛號.包括一大藏教.罄無不盡。通宗通教之人.方能作真念佛人。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.但止口會說話.亦可為真念佛人。去此兩種.則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.依教與否耳。至于修行淨土.有決定不疑之理。何必要問他人之效驗。縱舉世之人.皆無效驗.亦不生一念疑心。以佛祖誠言可憑故。若問他人效驗.便是信佛言未極.而以人言為定。便是偷心.便不濟事。英烈漢子.斷不至捨佛言而取信人言。自己中心無主.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.可不哀哉。隨自意三昧.乃從凡至聖通途修法。其言初發心菩薩。雖該攝一切凡夫.實則乃是三心圓發三德圓證之圓初住菩薩[約別教則是初地].以正因理心發.證法身德。了因慧心發.證般若德。緣因善心發.證解脫德。故能於十方世界.現十法界身.普應羣機.上求下化。汝將謂初發心即凡夫之初發心修行者而已乎。汝見金輪所示悟二空法證實相理.便踴躍歡喜.即欲擔荷。恐汝著魔.故詳示其身分.令汝了然無惑。悟二空法.證實相理.正此初發心菩薩之身分耳。其書中所示之法凡夫皆可依之而修。其所示之身分.且莫說凡夫。聲聞緣覺具大神通.尚不能彀.何况凡夫。其書另刻出時.當諦視之。於無所住生心[一].不住法而行布施[二].三輪體空[三].一道清淨之義[四 此四句乃佛法綱要、看經修行者宜知之、].大有發明。欲取此義為頌揭出.令閱者得其綱要。已與蔚如言之。而人事叢沓.力不暇及.且待來年。十往生經.乃觀經初首三種淨業之流.刻以傳世.亦無不可。已與蔚如言之。而其錯字等未暇標示.當將原經寄去。古字雖不錯.亦不宜用。至言觀身不觀一切.唯觀無緣。無緣者.即隨自意三昧謂空無所有性。既無所有.故無從用其攀緣。若不從根本上一刀兩斷.則心緣紛紛.何能解脫。此數語簡略之極.而意義宏深。祈與蔚如言之。


👉 正編上冊 第163頁

印光法師文鈔 正編卷一
[11-045] 復永嘉某居士書一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呪】 同「咒」。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于】 [介詞]①在。同「於」。②以、用。③對、對於。④至、到。⑤依照。⑥為了。
【于】 ①[連接詞]和、與。②[助詞]用於句首或句中,無義。用於句尾,表示疑問的語氣。同「乎」。③[動詞]去、往。取。④...
【偷心】 禪林用語。原指偷盜之心;於禪林中轉指向外分別之心。係對動念之貶責。(佛光大辭典)
【十方】 佛教用語。佛教以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為十方。泛指各處、各界。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彀】 ①[名詞]箭所能及的範圍。比喻勢力範圍。②[副詞]足夠。同「夠」。[注音ㄍㄡˋ]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發明】 ①創造性的闡發前人不知的義理。②...
【淨業】 佛教稱使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。(修持淨業:謂改過遷善及念佛、即生即願往生西方。)
【祈】 請、求。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