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正編 卷二 (正編上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復周孟由昆弟書

復周孟由昆弟書

汝母年高.於淨土一法.未能認真修持。宜常與談說六道輪迴之苦.極樂世界之樂。人生世間.超升最難.墮落最易。若不往生西方.且莫說人道不足恃.即生於天上.福壽甚長.福力一盡.仍舊墮落人間.及三途惡道受苦。不知佛法.則無可如何。今既略曉佛法.豈可將此一番大利益事.讓與別人.自己甘心在六道輪迴中.頭出頭沒.永無解脫之日乎。如是說之.或可發其宿世善根.信受奉行也。菩薩度生.隨順機宜.先以欲鉤牽.後令入佛智。汝能力修孝友.及以淨土法門.勸導自己眷屬.及一切有緣者.同作蓮池會裏人.則功德大矣。

世人有病.及有危險災難等.不知念佛修善.妄欲祈求鬼神.遂致殺害生命.業上加業.實為可憐。人生世間.凡有境緣.多由宿業.既有病苦.念佛修善.懺悔宿業.業消則病瘉.彼鬼神自己尚在業海之中.何能令人消業。即有大威力之正神.其威力若比佛菩薩之威力.直同螢火之比日光。佛弟子不向佛菩薩祈禱.向鬼神祈禱.即為邪見.即為違背佛教.不可不知。又一切眾生.皆是過去父母.未來諸佛.理宜戒殺護生.愛惜物命.切勿依世俗知見.謂奉父母甘旨為孝。彼未聞佛法者.不知六道輪迴之事理.妄謂為孝.尚有可原。若已聞佛法之人.殺過去父母親屬.以奉養現在父母及喪祭等.豈但不是孝道.直成忤逆矣。是以通人達士.由聞佛法之真實義諦.悉不肯依世俗之權法以行。以此權法.殆姑順世俗迷情而立.非如來洞徹三世因果之道故也。若欲深知.取文鈔中諸戒殺文.及觀音頌之普勸戒殺挽劫文.閱之自知。

念佛人有病.當一心待死.若世壽未盡.則能速瘉。以全身放下念佛.最能消業.業消則病瘉矣。若不放下.欲求好.倘不能好.則決定無由往生.以不願生故。此等道理不明白.尚能得仗佛慈力乎。汝母之病.宜切勸放下求往生.如壽未盡.求往生.反能速瘉.以心至誠故.得蒙佛慈加被也。祈與汝母婉曲言之.令勿效癡人說癡話也。

昨接守良書.知汝母求生之心.尚未實發.病中且勿提及.但勸至心念佛.即得蒙佛加被.身心安樂。待大好後.婉曲勸導.令其求生.則利益大矣。并祈於汝母前.代為問好。又當為說勸彼放下一切.一心念佛.是為自己要事.餘皆是替兒孫殫心.有累自己念佛利益矣。

羣錚知悉.汝母現有病.斷不可不瘉而去。然看汝母.恐難高壽.宜與孟由及智昭等.日換班在旁念佛.俾其隨念.不能念則靜聽。若世壽盡.如此行.則決定往生。若世壽未盡.亦當消除業障.增長善根。如汝決欲來山.只好照汝此議.庶兩無所礙.現汝母病未瘉.決不可發此心.發則於世間世出.兩俱違悖矣。人之臨終.得其助念.定可往生.失其助念.或再以哭泣搬動.動其愛情瞋恨.則墮落難免矣.險極險極。汝能成就母往生.亦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.所謂即塵勞行佛事.其功德比尋常殊勝萬分矣。祈與孟由說此助念法.並告汝母令聽言。至為親開陳佛法.固為大善。然定省撫慰.亦須格外留意.幸甚。

汝母發願寄款交隨意作功德.及助印蕪鈔。依鄙見.做功德當以開人智識為最。擬以此款任印觀音頌.普徧施送於遠近.俾一切人同知觀音大士.為法界眾生之恃怙。隨類現身.尋聲救苦.兼以輔弼彌陀.接引眾生。况乎現今世人.日在患難中.無法防護。倘人人見此書.知大士之恩德.無不欲仗其威力以免災禍。既發信仰依賴大士之心.自然心存慈善.改往修來.以期不與大士相背而得蒙其覆庇護祐也。世之不知.由於人心險惡.倘人能仰慕大士之慈悲.自可日臻善域.是故此書流通.其利無窮.比校別種暫時之益者.實相去天淵。且以此增汝母福慧.消汝母罪愆.必能生獲安樂.沒歸蓮邦。至於蕪鈔.則見之發心修善念佛者甚多.茲不具書。

汝母何以病不見瘉.蓋以宿業所致.殆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.於此時以了之乎。玄奘法師臨終亦稍有病苦.心疑所譯之經.或有錯謬。有菩薩安慰言.汝往劫罪報.悉於此小苦消之.勿懷疑也。當以此意安慰汝母.勸彼生歡喜心.勿生怨恨心.則決定可蒙佛加被.壽未盡而速瘉.壽已盡而往生耳。凡人當病苦時.作退一步想.則安樂無量.近來兵火連緜.吾人幸未罹此.雖有病苦.尚可作欲出苦之警策.則但宜感激精修.自得利益。否則怨天尤人.不但宿業不能消.且將更增怨天尤人之業。當與汝母說之.果能不怨不尤.淨心念佛.其消業也.如湯消雪。自回山.日日於課誦回向時.為汝母回向.祈三寶加被.壽未盡即速瘉.壽已盡則速得往生西方耳。

接手書知汝母已於初二日念佛往生.不勝傷歎。雖然.汝等既知佛法.當依佛法.令親神識得益為事.不可徒為哀毀.令存亡兩無所益。至於喪祭.通須用素.勿隨俗轉。縱不知世務者.謂為不然.亦任彼譏笑而已。喪葬之事.不可過為鋪排張羅。做佛事只可念佛.勿做別佛事。並令全家通皆懇切念佛.則於汝母.於汝等諸眷屬.及親戚朋友.皆有實益。有財力.多做功德.若喪事用度無出.即以之辦喪事亦可.切勿硬撐架子.至有虧空.後來受窘.則不必矣。

接手書.知汝母去得甚好.此殆汝母往昔善根.及現在善願.並汝等助成之功效也。人一生事事皆可偽為.唯臨死之時.不可偽為。况其無愛戀之情.有悅豫之色.安坐而逝.若非淨業成熟.曷克臻此。但願汝昆弟與闔家眷屬.認真為汝母念佛.不但令母親得益.實則比自己念佛之功德更大。佛所以教人.凡誦經持呪念佛作諸功德.皆為法界眾生回向.平時尚為無干涉之法界眾生回向.况母歿而不至心為母念佛乎。以能為一切眾生回向.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.如一滴水.投於大海.即與大海同其深廣。如未到海.則勿道一滴.即長江大河.固與大海天地懸殊也。是知凡施於親.及一切人者.皆屬自培自福耳。知此義.有孝心者.孝心更加增長.無孝心者.亦當發起孝心。請僧念七七佛甚好.念時汝兄弟必須有人隨之同念。婦女不必隨於僧次.以為日既多.人情熟悉.或令人起嫌疑。婦女宜另設一所.或居於幕.出入各門戶.兩不相見.是為表率鄉邑.開通儀式之懿範。若漫無界限.或他人仿之.久則弊生。昔人立法.雖上上人.亦以下下人之法為範圍.故能無弊。汝昆弟能如是為母念佛.兼又印施觀音頌文鈔等。有此善心淨資.並利人之事之功德.豈但汝母蓮品增高。將見汝祖父母.汝父.並歷代祖妣.同沾法利.同得往生也。之所說.乃本理本情.非漫然為汝等說悅心快意語也。富貴人家子弟.多不成器.其源由於愛之不得其道.或偏與錢財.或偏令穿好衣服。錢隨彼用.則必至妄吃致病。若為彼存以生息.餘不得者.於父母生嫌心.於所偏得兄弟姊妹生忌心.皆非所以教孝教弟之道。若女有錢.出嫁必以錢自驕.或輕其夫.或不洞事.以錢助夫為不法事。欲兒女成賢人.當為培福.不當為積財。財為禍本.汝等看多少白手起家者.皆由無錢.自勤而來.而大富家多多不久房產一空。故古人云.遺子黃金滿籯.不如教子一經。能讀則讀.不能讀.或農或工或商.各有一業.為立身養家之本。女子若有錢.明道理.錢固為助道之本.不明道理.則害其女.并害其婿.并害其外孫孫女矣。汝母善理財.幸汝家祖德深厚.故兄弟姊妹.皆賢善和睦。或於一人.有偏私偏愛.亦不至彼此計校.然不可以此為法。須令兒女永無計校之嫌隙可生.及倚恃之驕情長起.庶幾家道興而子孫通皆循規蹈矩矣。之性情多絡索.以汝兄弟以為師.恐後來或致兒女受害.故為絮叨及之.切勿謂所說無因.視作廢言.幸甚。但祈汝兄弟認真念佛.則為報母之恩.亦為報佛之恩矣。

火葬一法.唐宋佛法盛時.在家人多用之。然宜從俗葬埋.恐執泥者妄生議論.實則。燒之為易泯滅.過七七日燒彌妥。葬之年辰久.或致骨骸暴露耳。三年之喪.不作禮樂.固宜遵守。前清文官必丁憂.武官不丁憂.以軍事不可或輟.故不為制。今則廢倫非孝.紛紛而起.守制之期.尚足挂齒乎。吾人當依古禮.斟酌行之.不可遽變.不必過泥可耳。頂聖眼天生等說.實可依據.恐無知者.唯以探冷熱為事.意謂有信願及臨終正念分明.即可往生.不得專以探冷熱為據.故云亦不一例。恐其探之頻數.或致誤事.不可不知。大寶積無量壽如來會所說.乃說此等墮疑悔者.名為胎生.亦有謂為疑城者.此約障蔽隔礙之義.立胎生疑城之名.以在蓮華中五百歲.不見佛聞法.何得死執其字以說義.將謂此等不在九品之數乎。須知西方無胎生.亦無城郭.乃約不能即出蓮苞及與佛相隔之義.喻取於胎於城.汝遂執定其詞.謂此在蓮品之外。然則下品中生六劫.下生十二劫.則其胎其城.為更厚更遠矣。彼十二劫者.尚歸九品.何五百歲者.便居品外。又何不觀於蓮華中不能出現八字.是蓮為不列九品之蓮乎。佛法本無可說.一死執.則無事生事.便費盡筆墨矣。總因自己居於疑胎.其為城也.厚逾鐵圍。果能直下明了.則大地平沈.鐵圍了不可得矣。孟子謂以意逆志.是為得之。只此逆字.亦是疑城。若知逆即迎合之意.則疑城化為烏有。一般死執著漢.所以終日講說.終日違背.皆坐此死執著之病根未消.故致難得實益也。


👉 正編上冊 第431頁

印光法師文鈔 正編卷二
[12-078] 復周孟由昆弟書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隨順】 謂隨從他人之意而不拂逆。(佛光大辭典)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祈】 請、求。
【境緣】 (境:情況、光景。如:「順境」、「逆境」、「家境」。) (緣:人與人或事物之間相遇投合的機會。)[附註。相遇投合:相遇、合得來]
【瘉】 [動詞]病好了。[名詞]病。[注音ㄩˋ]
【鈔】 ①[名詞]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編成的書。②[動詞]謄寫。③...
【加被】 指諸佛如來以慈悲心加護眾生。
【并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連接詞]而且。通「並」。③[動詞]合。通「併」。④... [注音ㄅㄧㄥˋ]
【殫心】 盡心。[注音ㄉㄢ ㄒㄧㄣ]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庶】 ①[副詞]相近、差不多。②[名詞]古代平民稱為「庶」。③[形容詞]眾多。④[形容詞]旁支的、旁系的。[注音ㄕㄨˋ]
【淨業】 佛教稱使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。(修持淨業:謂改過遷善及念佛、即生即願往生西方。)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恃怙】 恃怙是母親、父親的代稱。比喻父母。[出自《詩.小雅.蓼莪》][注音ㄕˋ ㄏㄨˋ]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覆庇】 保護。[注音ㄈㄨˋ ㄅㄧˋ]
【護祐】 護衛保佑。(亦作"護佑")
【校】 [名詞]①施教求學的地方。②中級軍官的名稱,分上校、中校、少校三級。③姓。[注音ㄒㄧㄠˋ]
【校】 [動詞]①較量、計較。②訂正、考訂。考核、考究。③考核、考究。④計算。⑤古代的刑具。枷械的統稱。[注音ㄐㄧㄠˋ]
【蓮邦】 西方極樂世界。根據佛經記載,此世界的眾生都是以蓮花化生的方式誕生,故稱為「蓮邦」。
【回向】 迴向,又作回向、轉向、施向。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,迴轉給眾生,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。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,為亡者追悼,以期亡者安穩。諸經論有關迴向之說甚多。(佛光大辭典)
【鋪排】 布置、安排。
【呪】 同「咒」。
【不洞事】 不懂事。不明事理。[注音ㄅㄨˋ ㄉㄨㄥˇ ㄕˋ]
【不洞】 不懂。不明白、不了解。[注音ㄅㄨˋ ㄉㄨㄥˇ]
【洞事】 明白事務。(洞:①[動詞]深察。②[副詞]透澈、明白。③...)(事:人類所作所為及自然界的一切現象、活動,都稱為「事」。)
【計校】 同「計較」。
【挂】 懸吊。通「掛」。[注音ㄍㄨㄚˋ]
【疑城】 疑城乃阿彌陀佛淨土中,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之行者所止之處。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