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正編 卷三 (正編下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隨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

隨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

佛法廣大如法界.究竟如虛空。欲修習者不得其要.必致望洋興歎.生退屈想。若得其要.則雖有無量法門.無邊行相.一以貫之。愈博而愈見其約.愈繁而愈見其簡。雖其理性廣大高深.如天如地.如山如海。而博地凡夫.亦可坐進此道。由茲斷煩惑以獲三昧.圓福慧以證四德.直趣果覺.成無上道。况登住行向地之聖人哉。其要唯何.曰根塵識等一切諸法.其實體實性.悉皆空無所有。了此則四相原無.三輪體空。萬法森羅.一道清淨。凡夫迷之.故法法頭頭.皆成障礙。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.各起煩惑.造生死業。聖人悟之.故法法頭頭.總是真如。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.各證圓通.成菩提道。迷悟雖異.性本無二。性雖無二.苦樂迥殊。南嶽大師憫之.因著隨自意三昧。於行住坐臥食語六威儀中.處處點示諸法實相。所謂根塵識性.空無所有.及三輪體空.四相叵得等。令人於一機一境.各得親見實相.咸了自心。處處點示六波羅蜜殊勝妙行。令人於一動一靜.皆能上求下化.自利利他。其所點示.與楞嚴陰入界大.皆如來藏妙真如性。法華治世語言資生業等.皆順正法.皆與實相不相違背。金剛無所住而生心.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.度脫一切眾生.而不見能度所度之義.悉皆脗合。乃將自己所悟所證之法.徹底掀翻.和盤托出.普施後世。俾得依此而修.以期同悟同證而已。又所言初發心菩薩者.具有二義。一即博地凡夫發大心者。一即圓教初發心住.初破無明見法性者。其所謂根塵識性.空無所有等。在凡夫地.欲趣佛果.必須先悟此理.方有實證。否則縱有修持.皆屬有漏.不成菩提。其所謂於一念中.徧於十方佛前.普興供養.受佛法化。徧於十方眾生前.隨類現身.應機說法.普令三根.咸得利益。此則唯圓教初住菩薩.乃能為之。若不知其理其修.通於凡夫。必有高推聖境.自處凡愚之過。若不知大體大用.初住方得。必有未得謂得.以凡濫聖之愆。了此則上慕諸聖.下重己靈。既無安愚之失.又無濫聖之咎。其直趣覺路.速到寶所.若操左券而取故物.夫何難之有。因此流通徧於中外。其後之得失因緣.具於初刻序跋中。茲不復贅。蔚如徐君浙西世家.十世奉佛。君於幼時.即禀庭訓.兼學佛乘。近於公暇.徧閱內典。得東瀛此書流通本.息心研究.見其錯訛甚多.因取日藏校對.改正者有數十處.隨即刻板.以期普利。以屬同志.遂贈數本。因焚香敬閱.見其文義.多有不安。如雲籠月.不見真相。竊念此書流傳至今.經千三百餘年.安得無訛。乃按文按義.略事修治。則直同雲開月露.光體具呈。文理俱暢.悅人心目。隨以其本寄與徐君.深蒙贊許.即事重刻。又令作序以述緣起.雖固陋.義不容辭。須知此刻.雖有修治.實無更改。不過正其傳寫之訛.俾還南嶽本來面目而已。世有病人.醫為診脈.臟腑之虛實.尚能知之。况此文義顯露.的的可據。豈不能知其贅脫錯訛者乎。其大方家.必不以之修治為失慎.而深見罪責也已。


👉 正編下冊 第573頁

印光法師文鈔 正編卷三
[13-004] 隨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校】 [動詞]①較量、計較。②訂正、考訂。考核、考究。③考核、考究。④計算。⑤古代的刑具。枷械的統稱。[注音ㄐㄧㄠˋ]
【校】 [名詞]①施教求學的地方。②中級軍官的名稱,分上校、中校、少校三級。③姓。[注音ㄒㄧㄠˋ]
【愈】 ①[副詞]更加、越發。②[動詞]病情好轉、病好了[痊愈/病愈]。③勝過、高明。④姓。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七大】 即色心萬法之體性,可大別為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風大、空大、見大、識大七種。又作七大性。... (佛光大辭典)
【迥】 的確的、特別的。[副詞][注音ㄐㄩㄥˇ]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咸】 都、皆、全。[副詞][注音ㄒㄧㄢˊ]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十方】 佛教用語。佛教以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為十方。泛指各處、各界。
【左券】 契約。古代契約分為左右兩券,各執其一,合之以為信。
【竊】 ①私下。用來謙指自己見解的不確定。②偷偷的。③盜取、偷。
【病人】 生病的人。
【的的】 昭著明顯的樣子。[注音ㄉㄧˋ ㄉㄧˋ]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