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三、示修持方法(戊)

甲、示念佛方法 乙、勸兼念觀音 丙、明對治習氣
丁、論存心立品 [戊、評修持各法] 己、勉行人努力

戊 評修持各法

◎ 竊維修持法門,有二種不同。若仗自力修戒定慧,以迄斷惑證真、了生脫死者,名為通途法門。若具真信切願,持佛名號,以期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者,名為特別法門。通途全仗自力,特別則自力佛力兼而有之,即有深修定慧斷惑之功,而無真信切願念佛求生,亦屬自力。今以喻明。通途如畫山水,必一筆一畫而漸成。特別如照山水,雖數十重蓊蔚峯巒,一照俱了。又通途如步行登程,強者日不過百十里。特別如乘轉輪聖王輪寶,一日即可徧達四大部洲。吾人既無立地成佛之資格,又無斷見惑任運不造惡業之實證,若不專修淨業,以期仗佛慈力,帶業往生,則恐盡未來際,仍在三途六道中,受生受死,莫由出離也。願我同人,咸生正信。(正)近代往生傳序

◎ 且勿謂緣想一佛,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。須知阿彌陀佛,是法界藏身。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,阿彌陀佛一佛,全體具足。如帝網珠,千珠攝於一珠,一珠徧於千珠。舉一全收,無欠無餘。若久修大士,緣境不妨寬廣。境愈寬而心愈專一。若初心末學,緣境若寬,則心識紛散,而障深慧淺,或致起諸魔事。故我佛世尊,及歷代諸祖,皆令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者此也。待其念佛得證三昧,則百千法門,無量妙義,咸皆具足。古人謂:已浴大海者,必用百川水。身到含元殿,不須問長安。可謂最善形容者矣。(正)復高邵麟書二

◎ 吾人心性,與佛同儔。只因迷背,輪迴不休。如來慈憫,隨機說法。普令含識,就路還家。法門雖多,其要唯二。曰禪與淨,了脫最易。禪唯自力,淨兼佛力。二法相校,淨最契機。如人度海,須仗舟船。速得到岸,身心坦然。末世衆生,唯此堪行。否則違機,勞而難成。發大菩提,生真信願。畢生堅持,唯佛是念。念極情忘,即念無念。禪教妙義,徹底顯現。待至臨終,蒙佛接引。直登上品,證無生忍。有一秘訣,剴切相告。竭誠盡敬,妙妙妙妙。(正)與吳璧華書

編者敬按:文鈔中發揮禪淨難易與誠敬利益者,連篇累牘,反復叮嚀。唯此十偈,囊括無遺。

◎ 切不可謂,持名一法淺近,捨之而修觀像、觀想、實相等法。夫四種念佛,唯持名最為契機。持至一心不亂,實相妙理,全體顯露,西方妙境,徹底圓彰。即持名而親證實相,不作觀而徹見西方。持名一法,乃入道之玄門,成佛之捷徑。今人教理觀法,皆不了明。若修觀想實相,或至著魔。弄巧成拙,求升反墮。宜修易行之行,自感至妙之果矣。(正)與徐福賢書

◎ 觀雖十六,行者修習,當從易修者行。或作如來白毫觀,或作第十三雜想觀。至於九品之觀,不過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與後果耳。但期了知即已,正不必特為作觀也。觀之理,不可不知。觀之事,且從緩行。若或理路不清,觀境不明,以躁心浮氣修之,或起魔事。即能觀境現前,若心有妄生喜悅之念,亦即因喜成障,或復致退前功。故楞嚴云: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。若作聖解,即受羣邪。祈一心持名,以為千穩萬當之行。待至心歸於一,淨境自會現前。(正)復黃玉如書

◎ 作觀只取得力者作。何必從頭至尾,日日重習。佛之說此十六種者,前則令人知極樂之莊嚴,後之九品往生,令人知所修之因果。各觀既知,即觀佛一法中,即可圓觀諸觀耳。(續)答曲天翔問

◎ 觀無量壽佛經云: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作佛者,謂觀想佛像,憶念佛德及與佛號。是佛者,謂當觀想憶念之時,佛之相好莊嚴,福德智慧,神通道力,悉現於觀想憶念者之心中。如鏡照像,敵體無二。然則心不作佛,則心不是佛,心作三乘,則心是三乘,心作六道,則心是六道矣。心之本體,如一張白紙。心之作用之善惡因果,如畫佛畫地獄,各隨心現。其本體雖同,其造詣迥異。故曰唯聖罔念作狂,唯狂克念作聖。吾人可不慎於所念所作乎哉。(正)千佛圖頌幷序

◎ 觀想一法,非理路明白,觀境熟悉,無躁妄欲速之心,有鎮定不移之志者,修之則損多益少。至於實相念佛,乃一代時教,一切法門,通途妙行。如台宗止觀,禪宗參究向上等皆是。所謂念自性天真之佛也。如是念實相佛,說之似易,修之證之,實為難中之難。非再來大士,孰能即生親證。持名一法,乃即事即理,即淺即深,即修即性,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。於持名識其當體實相,則其益宏深。外持名而專修實相,萬中亦難得一二實證者。能得蘇東坡、曾魯公、陳忠肅、王十朋等之果報,猶其上焉者。了生脫死一事,豈可以志大言大而成辦乎哉。(正)復吳希真書

◎ 佛為九法界衆生說,吾人何可不自量,而專主於最勝者觀乎。丈六八尺,佛已為我輩說過矣。下品將墮地獄之前,大開持名之法。是觀經仍以持名為最要之行。無量壽,詳說佛誓及與淨相,是為依小本修者之要訣。由有此二經,則知小本之文,但攝要耳。是知雖依小本,不得以二本作不關緊要而忽之。至於修持,果真至誠,於一瞻一禮一稱名,皆可消無量罪,增無量福。非一定須作麼修方可耳。心地清淨,聖境現前,乃得我固有。何可如貧兒拾金,作極喜顛狀。既有此狀,完全是凡情氣概。若不省察,難免著魔。(續)復濟善師書

◎ 信願念佛,求生西方,是為萬修萬人去之最直捷穩當法門。必須先要將此法門之所以然,了然於心。若有餘力,再去研參一切經論。各種法門,均可為此法門之助。(續)致羅世芳書

◎ 今既發心念佛,當以心佛相應,生前得一心不亂[欲得一心不亂,在心專注與懇切耳。見三編答幻修學人問],報盡登極樂上品為志事。不必求其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也。宗門以開悟為事,淨宗以往生為事。開悟而不往生者,百有九十。往生而不開悟者,萬無有一。(三)復張曙蕉書

◎ 於未得一心前,斷斷不萌見佛之念。能得一心,則心與道合,心與佛合。欲見即可頓見,不見亦了無所礙。倘急欲見佛,心念紛飛,欲見佛之念,固結胸襟,便成修行大病。久之,則多生怨家,乘此躁妄情想,現作佛身,企報宿怨。自己心無正見,全體是魔氣分,一見便生歡喜。從茲魔入心腑,著魔發狂。雖有活佛,亦末如之何矣。但能一心,何須預計見佛與否。一心之後,自知臧否。不見固能工夫上進,即見更加息心專修。斷無誤會之咎,唯有勝進之益。世間不明理人,稍有修持,便懷越分期望。譬如磨鏡,塵垢若盡,決定光明呈露,照天照地。若不致力於磨,而但望發光。全體垢穢,若有光生,乃屬妖光,非鏡光也。光恐汝不善用心,或致自失善利,退人信心,是以補書所以耳。永明云: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。今例其詞曰:但期心不亂,不計見不見。知此當能致力於心與佛合之道矣。(正)復周羣錚書

◎ 關中用工,當以專精不二為主。心果得一,自有不可思議感通。於未一之前,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。一心之後,定有感通。感通則心更精一。所謂明鏡當臺,遇形斯映。紜紜自彼,與我何涉。心未一而切求感通,即此求感通之心,便是修道第一大障。(正)復弘一大師書

◎ 近來人每每好高務勝。稍聰明,便學禪宗、相宗、密宗,多多將念佛看得無用。彼只知禪家機語之玄妙,相宗法相之精微,密宗威神之廣大。而不知禪縱到大徹大悟地位,若煩惑未淨,則依舊生死不了。相宗不破盡我法二執,則縱明白種種名相,如說食數寶,究有何益。密宗雖云現身可以成佛,然能成者,決非博地凡夫之事。凡夫妄生此想,則著魔發狂者,十有八九也。是以必須專志於念佛一門,為千穩萬當之無上第一法則也。(續)復姚維一書

◎ 如其天姿聰敏,不妨研究性相各宗,仍須以淨土法門而為依歸,庶不至有因無果。致以了生脫死之妙法,作口頭活計,莫由得其實益也。必須要主敬存誠,對經像如對活佛,不敢稍存怠忽。庶幾隨己之誠大小,而得淺深諸利益也。至於根機鈍者,且專研究淨土法門。果真信得及、守得定,決定現生了生脫死,超凡入聖。校彼深通經論,而不實行淨土法門者,其利益奚啻天地懸殊也。如上所說,無論甚麼資格,最初先下這一味藥。則無論甚麼邪執謬見,我慢放肆,高推聖境,下劣自居等病,由此一味阿伽陀萬病總治之藥,無不隨手而愈。(正)復唐大圓書

◎ 禪宗每云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明心見性,乃大徹大悟也。言見性成佛者,以親見自性天真之佛。名為成佛,乃理即佛與名字佛也,非福慧圓滿之究竟佛也。此人雖悟到極處,親見佛性,仍是凡夫,不是聖人。若能廣修六度,於一切境緣,對治煩惱習氣,令其清淨無餘,則可了生脫死,超出三界之外,不在六道之中矣。佛世此種人甚多,唐宋尚有。今則大徹大悟,尚不易得,況煩惱淨盡者乎。密宗現身成佛,或云即生成佛,此與禪宗見性成佛之話相同。皆稱其工夫湛深之謂,不可認做真能現身成佛。須知現身成佛,唯釋迦牟尼佛一人也。此外即古佛示現,亦無現身成佛之事。(三)復周志誠書

◎ 善導和尚,係彌陀化身。有大神通,有大智慧。其宏闡淨土,不尚玄妙,唯在真切平實處,教人修持。至於所示專雜二修,其利無窮。專修謂身業專禮[凡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皆是。],口業專稱[凡誦經呪。能志心回向,亦可名專稱。],意業專念。如是則往生西方,萬不漏一。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,回向往生。以心不純一,故難得益。則百中希得一二,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。此金口誠言,千古不易之鐵案也。(正)復永嘉某昆季書

◎ 每日量己之力,念佛並持大悲呪,以為自利利他之據。對一切人,皆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勸。無論出家在家,均以各盡各人職分為事。令一切人,先做世間賢人善人。庶可仗佛慈力,超凡入聖,往生西方也。並不與人說做不到之大話,任人謂己為百無一能之粥飯僧,此其大略也。(三)節錄大師自述

◎ 他人教人,多在玄妙處著力。光之教人,多在盡分上指揮。設不能盡分,縱將禪教一一窮源徹底,也只成一個三世佛怨而已。況尚無窮源徹底之事乎。(正)復馬契西書十一

◎ 刺血寫經一事,且作緩圖,當先以一心念佛為要。恐血耗神衰,反為障礙矣。身安而後道隆。在凡夫地,不得以法身大士之苦行,是則是效。但得一心,法法圓備矣。(正)復弘一大師書二

◎ 居士即俗修真,隨緣進道。執持一句彌陀,當做本命元辰。抱著慚愧二字,以為入聖階梯,聖地不厭屢登,錄其迹以開人耳目。誠可謂為法忘軀者也。然以光愚見,似乎可以止步休歇矣。縱欲廣遊,宜以神不須以身。彌陀三經,華嚴一部,當作遊訪路程。宴坐七寶池中,徧遊華藏世界。神愈遊而身愈健,念愈普而心愈一。其寂也,一念不可得。其照也,萬德本具足。寂照圓融,真俗不二。十世古今,現於當念。無邊剎海,攝歸自心。校彼披星戴月,冒雨冲風。臨深淵而戰兢,履危巖而驚怖者,不啻日劫相倍矣。鄙見如此,不知居士以為何如。(三)復高鶴年書

◎ 閣下年未三十,已現衰相。固當捨博守約,專修淨業。淨業大成,再宏餘法。庶得自利利他之實。否則雖能利人,亦非究竟。(三)復圓淨居士書

◎ 修淨業人,著不得一點巧。倘或好奇厭常,必致弄巧成拙。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,每每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,為有實益。若肯守此平淡樸實家風,則極樂之生,定可預斷。否則不生極樂,亦可預斷矣。(三)復江易園書

◎ 念佛一法,唯死得下狂妄知見者,方能得益。任憑智同聖人,當悉置之度外,將此一句佛號,當做本命元辰,誓求往生。縱令以死見逼,令其改轍,亦不可得。如此方才算是聰明人,方才能得實益。否則由多知多見,不能決疑,反不如老實頭一無知識者,為易得益也。(三)復卓智立書

◎ 觀來書,可謂發大菩提心,以期自他俱利者。然曰自利心淡,利他心切,亦甚有語病。不能自利,斷不能大利于他,二者當以不分親疏為是。然利他正一願而已,自利則必須竭盡心力。則自利一邊何可以淡,而妄學大菩薩身分也。(三)復胡宅梵書

◎ 汝喜念金剛經,當以此功德,回向往生,即為淨土助行。然淨土五經,其功德亦不亞於金剛經。所寄之經書,宜詳閱光所作之序,則其大義可以悉知。再息心恭敬讀之,則無邊利益,自可親得。(三)復唐瑞巖書一

編者敬按:予於民廿四年秋,由普陀上書蘇州報國寺印大師,求皈依。旋奉復,取法名曰宗敬,並承賜淨土五經,及夢東禪師遺集等十餘種。覆函有云:金剛經,發明淨土之處甚少,每日虔誦一遍已夠。汝於專精念佛外,可將淨土五經,川流不息讀之。予至今遵守,不敢忘。

◎ 玉峯法師行持雖好,見理多偏。即如念佛四大要訣,其意亦非不善。而措詞立論,直與古德相反。不除妄想,不求一心,全體背謬。經教人一心,彼教人不求。夫不除妄想,能一心乎。取法乎上,僅得其中。豈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。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,是令人取法乎下矣。大勢至云: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。彼極力教人散心念,不讚揚攝心念。念佛雖一切無礙,然欲親證三昧,能靜固好,不能靜,亦無妨即動而靜。彼直以靜為邪,謂大違執持名號憶佛念佛之旨。其過何可勝言。且念佛一法,圓該一代一切法門。而靜之一字,尚隔其外。豈可謂為淨宗真善知識。祈二次再版,刪去此四大要訣。庶初機不致受病,而通人無由見誚也。(三)復丁福保書

◎ 不修身而念佛,亦有利益。於決定往生,則百千萬中難得一個。雄俊惟恭,乃其幸也。所撰兩句,是而未切。宜云:智斷煩情超苦海[煩,即煩惱。乃通指。情,則專指淫慾。],立堅信願入蓮池。則確切。於用功法則,皆指出矣。(三)復卓智立書

◎ 念佛一事,約現生得利益,必須要至誠懇切常念。若種善根,雖戲玩而念一句,亦于後世定有因此善根,而發起修持者。故古人大建塔廟,欲一切人見之而種善根。此一句佛,在八識田中,永久不滅。是知肯念佛固好。不肯念,為彼說,彼聽得佛號,亦種善根。聽久則亦有大功德。(三)復張朝覺書

◎ 十念一法,俾其心隨氣攝,無從散亂。其法之妙,非智莫知。然只可晨朝一用,或朝暮及日中三用,再不可多。多則傷氣受病。切不可謂此法最能攝心,令其常用,則為害不小。念佛聲默,須視其地其境何如耳。倘所處之境地不宜朗念,則只可小聲念,及金剛持。其功德唯在專心致志,音聲猶屬小焉者耳。(三)復丁福保書

◎ 汝欲光令汝圓覺妙心,廓然開悟[此心乃佛所證之心],寂光真境,常得現前[此境乃佛所居之境],蓮池願文雖有此語,切不可發癡,欲其即得。若欲即得,必定著魔發狂,佛也不能救矣。譬如小兒扶牆而走,尚難不跌倒。而欲飄行長空,徧觀四海,豈非夢話。但求往生,即了生死。若欲悟此心,見此境,尚須漸修,方能分悟分見。若圓悟圓見,非成佛不能。(三)復吳思謙書

◎ 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諸惡莫作,衆善奉行。欲學佛道以脫凡俗,若不注重於此四句,則如無根之木,期其盛茂。無翼之鳥,冀其高飛也。真為生死,發菩提心,以深信願,持佛名號。博地凡夫,欲于現生即了生死。若不依此四句,則成無因而欲得果,未種而思收獲,萬無得理。果能將此八句,通身荷擔。決定可以生入聖賢之域,沒登極樂之邦。(三)復蔡契誠書


👉 菁華錄 第102頁

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
[51-012] 三、示修持方法(戊)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竊】 ①私下。用來謙指自己見解的不確定。②偷偷的。③盜取、偷。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見惑】 見道所斷惑之略稱。又作見煩惱、見障、見一處住地。指在見道時所斷滅之惑。修道時所斷滅之惑,則稱修惑(或思惑)。... (詳見:佛光大辭典)
【淨業】 佛教稱使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。(修持淨業:謂改過遷善及念佛、即生即願往生西方。)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同人】 同在一處做事的人。
【咸】 都、皆、全。[副詞][注音ㄒㄧㄢˊ]
【十方】 佛教用語。佛教以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為十方。泛指各處、各界。
【愈】 ①[副詞]更加、越發。②[動詞]病情好轉、病好了[痊愈/病愈]。③勝過、高明。④姓。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含元殿】 大明宮前殿,是唐代主要朝會宮殿之一,位置在長安,也是長安城的標誌建築之一。
【含識】 梵語 sattva,巴利語 satta。音譯薩埵。意譯有情、眾生。即指含有心識之有情眾生。指一切生物。又作含靈、含生、含類、含情、稟識。以一切眾生皆有心識,故稱含識;此總攝六道之有情眾生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校】 [動詞]①較量、計較。②訂正、考訂。考核、考究。③考核、考究。④計算。⑤古代的刑具。枷械的統稱。[注音ㄐㄧㄠˋ]
【校】 [名詞]①施教求學的地方。②中級軍官的名稱,分上校、中校、少校三級。③姓。[注音ㄒㄧㄠˋ]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鈔】 ①[名詞]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編成的書。②[動詞]謄寫。③...
【祈】 請、求。
【敵體】 彼此地位相等,無上下尊卑之分。
【迥】 的確的、特別的。[副詞][注音ㄐㄩㄥˇ]
【罔念】 謂不思為善。
【幷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連接詞]而且。通「並」。③[動詞]合。通「併」。④... [注音ㄅㄧㄥˋ](「并」的異體字)
【末如之何】 沒有辦法、莫可奈何。
【庶】 ①[副詞]相近、差不多。②[名詞]古代平民稱為「庶」。③[形容詞]眾多。④[形容詞]旁支的、旁系的。[注音ㄕㄨˋ]
【奚啻】 何止、豈但。[注音ㄒㄧ ㄔˋ]
【阿伽陀】 丸藥,特別是指解毒藥。為梵語agada的音譯。[注音ㄚ ㄑㄧㄝˊ ㄊㄨㄛˊ]
【境緣】 (境:情況、光景。如:「順境」、「逆境」、「家境」。) (緣:人與人或事物之間相遇投合的機會。)[附註。相遇投合:相遇、合得來]
【呪】 同「咒」。
【回向】 迴向,又作回向、轉向、施向。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,迴轉給眾生,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。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,為亡者追悼,以期亡者安穩。諸經論有關迴向之說甚多。(佛光大辭典)
【大悲呪】 大悲咒。
【職分】 職務上應盡的本分。[注音ㄓˊㄈㄣˋ]
【迹】 同「跡」。
【不啻】 ①不止、不僅。②如同。[注音ㄅㄨˋ ㄔˋ]
【大菩提心】 自利利他之心。(文鈔[31-202])
【于】 [介詞]①在。同「於」。②以、用。③對、對於。④至、到。⑤依照。⑥為了。
【于】 ①[連接詞]和、與。②[助詞]用於句首或句中,無義。用於句尾,表示疑問的語氣。同「乎」。③[動詞]去、往。取。④...
【梵書】 悉曇文字,又稱梵書、梵字,是西元約600至1200年間書寫梵語的文字。
【夢東】 徹悟際醒大師,別號夢東禪師。世稱淨土宗十二祖。
【發明】 ①創造性的闡發前人不知的義理。②...
【誚】 ①[動詞]責備、責怪。②[副詞]全然、簡直。[注音ㄑㄧㄠˋ]
【修身】 涵養德性,以淑善其身。
【廓】 ①廣闊、寬大。②空虛。③物體的外緣周圍。④開拓、擴張。⑤掃蕩、清除。[注音ㄎㄨㄛˋ]
【敦倫盡分】 【分】: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、職責與權利的範圍。[注音ㄈㄣˋ](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)
【敦倫盡分】 【敦倫】:使人倫的情誼和睦。[注音ㄉㄨㄣ ㄌㄨㄣˊ](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)
【敦倫】 敦睦人倫、使人倫的情誼和睦。
【閑】 ①[名詞]柵欄、木欄。②[名詞]比喻規範、法度。③[動詞]防範、阻止。④[動詞]熟習、通曉。通「嫻」。⑤[形容詞]空暇無事。通「閒」。⑥[名詞]養馬的地方。即馬廄。[注音ㄒㄧㄢˊ]
【閑邪存誠】 防止邪念滋生,以保存誠實之心。(語本《易經.乾卦.九二》:「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。」)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