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正編 卷四 (正編下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陳聖性貞女貞孝淨業記

陳聖性貞女貞孝淨業記

真如法性.生佛體同。迷悟攸分.凡聖迥別。欲復本行之心性.須斷幻妄之惑業。欲斷惑業.非嚴持淨戒.力修定慧不可。戒定慧三.力極功純。則妄惑徹底消滅.本心全體顯現矣。譬如磨鏡.垢去明存。明本鏡具.非從外來.特仗揩磨之緣.以顯發耳。雖然.仗自力修行.斷惑證真.頗不容易。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.况思惑乎。見惑一斷.即證初果.預聖流。尚須七生天上.七返人閒.方可斷盡思惑.以證四果。雖云十四番生死.而天上壽長.固不易以年月論也。初果聖人.欲了生死.尚如是之難。况具足惑業之凡夫乎。若證四果.則生死根本永斷.超出六道輪迴之外。若發大悲心.入世度生.則乘願示生。非如具足惑業者.隨善惡業力所牽.升沈于六道之中.自己一毫作不得主也。自力了生死.非宿根深厚者不能。末世眾生.何能企及。于是如來特開一淨土法門.俾一切若聖若凡.上中下根.同于現生了生脫死。其慈悲救護之心.至極無加矣。其修持之法.亦須嚴持淨戒.力修定慧。而兼以生信發願.持佛名號.求生西方。信願真切.念力精純。現生亦可證聖.臨終直登上品。則入菩薩位.證不退地矣。縱根機陋劣.未能如是。但能至心念佛.則心佛相契.感應道交.臨命終時.必蒙佛慈接引.帶業往生。下至五逆十惡之人.臨終地獄相現。若心識不迷.有善知識教以念佛。其人生大怖畏.生大愧悔。雖念數聲.即便命終。亦可仗佛慈力.接引往生。一得往生.則永出輪迴.高預海會。漸次進修.必證佛果。仗自力了生死.如彼之難。仗佛力了生死.如此之易。凡有心者.皆能念佛.皆可往生。有血性漢子.決不肯令本具之真如佛性.背悟淨緣.隨迷染緣.長劫輪迴于六道之中.而莫之能出也。陳聖性貞女者.原籍安徽懷寧縣人也。父仲齡.業商于揚州甘泉.遂家焉。母高氏。貞女生于清咸豐九年。姊妹三.長即張紹春之母.貞女居仲.與其妹皆自幼茹素.不食葷腥。是蓋具有夙根者。其弟三.長樹聲.前清江西候補知縣。次茂之.三茂如.皆業鹺。貞女年及笄.父故.母欲為之擇聘。貞女即痛哭流涕.誓願為北宮之女嬰兒子.撤其環瑱以養其母.至老不嫁。其妹則以出家梵修為職志.貞女則以居家侍奉為職志也。母知其志不可奪.遂任之。母有潔淨癖.其飲食衣履衾枕牀帳之屬.無不日新又新。雖地板仰篷亦必一日一揩.三日一滌。故凡婢媼之任使.皆不稱意。惟貞女則烹紉浣濯.能體親心。力役服勞.不容旁貸。暇則念經禮佛.日無虛曠。縱佳節盛會.亦從不出門遊觀。其盡心孝養.篤修淨業也如此。非特恪遵女訓.實乃真奉佛法。後復歸依三寶.受菩薩優婆夷戒.聖性乃其法名也。及母去世.痛極終天。此後依弟而居.修持愈謹。近數年來.紹春信佛日篤.曾來其家.喜其志道相同.遂不復歸。過年餘.諸弟強迎歸。未幾.自知不久住世。以諸弟.及弟婦.唯知世禮.不解佛法。恐臨終彼等悲戀.亂其正念.致失利益。遂至其妹之尼庵.以期正念往生。未久.示微疾.促紹春與三弟至。命請具德僧為薙髮作尼.兼為說戒。又令死必火化.俾一物不存.脫體無依方好。紹春許之。遂沐浴.著法服.端坐念佛。紹春令諸尼.及諸弟.同念佛相助。諸弟悲不自持.紹春力誡勿亂正念.諸弟遂皆忍悲念佛。久之.氣絕。紹春仍令大眾一心念佛二小時。其面相轉加光華.遠勝生時。其一生修持之力.于此發現。當必往生西方.親預海會。否則何克有此瑞應耶。時在民國十年十二月十七日丑時。世壽六十有三。雖臨終剃髮為尼.以無幾日.兼欲顯彼一生守負盡孝之懿德貞心.故仍以貞女稱焉。今春紹春來普陀.禮大士.詳述其事。祈余作記.以發其潛德之幽光。余按觀無量壽佛經.淨業正因有三。一孝養父母.奉事師長.慈心不殺.修十善業.此四種屬世善。二受持三歸.具足眾戒.不犯威儀.此三種屬戒善。三發菩提心.深信因果.讀誦大乘.勸進行者.此四種屬慧善。前二大小隨人.此則唯屬大乘。此十一事.若全若半。乃至一事.以深信願.回向淨土.皆得往生。况貞女且有多分.兼以平生專心念佛.豈得不生。其預知時至.并氣絕後面相轉加光華.足可為證。因將淨土法門所以.及貞女貞孝淨業懿行.略述大端。以冀閨閣英賢并一切善信.聞風興起。各守己分.兼修淨業.業則父慈子孝.兄友弟恭.夫倡婦隨.主仁僕忠。愈修淨業.愈敦倫常。生益得其令名.沒即託質淨土。視彼唯知世諦.不解佛法.業識茫茫.無本可據。徒具佛性.全體迷失。輪迴於六道之中.墮落于三途之內。盡未來際.了無出期者.不可同年而語矣。凡見聞者.各宜勉旃。


👉 正編下冊 第860頁

印光法師文鈔 正編卷四
[14-010] 陳聖性貞女貞孝淨業記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淨業】 佛教稱使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。(修持淨業:謂改過遷善及念佛、即生即願往生西方。)
【迥】 的確的、特別的。[副詞][注音ㄐㄩㄥˇ]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見惑】 見道所斷惑之略稱。又作見煩惱、見障、見一處住地。指在見道時所斷滅之惑。修道時所斷滅之惑,則稱修惑(或思惑)。... (詳見:佛光大辭典)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思惑】 (詳見:佛光大辭典)
【人閒】 同「人間」。
【閒】 ①[名詞]中間。同「間」[注音ㄐㄧㄢ]。②[名詞]同「間」。[注音ㄐㄧㄢˋ][名詞]空暇無事的時候。閒散輕簡的職務。[注音ㄒㄧㄢˊ][形容詞]空暇無事。安靜悠閒。與正事無關的、不緊要的。⑤[副詞]隨意的、不經心的。[注音ㄒㄧㄢˊ]
【于】 ①[連接詞]和、與。②[助詞]用於句首或句中,無義。用於句尾,表示疑問的語氣。同「乎」。③[動詞]去、往。取。④...
【于】 [介詞]①在。同「於」。②以、用。③對、對於。④至、到。⑤依照。⑥為了。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感應】 ①互相感動相應。②受外界事物的影響,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。③人以精誠感動神明,神明自然會回應人。④用於表示交互影響的物理現象,例如靜電感應、電磁感應等。[注音ㄍㄢˇㄧㄥˋ]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咸】 都、皆、全。[副詞][注音ㄒㄧㄢˊ]
【葷】 指蔥韮薤蒜之物。
【環瑱】 兩種玉製的耳飾,泛指首飾。環,玉石雕琢成中央有孔的圓形玉器、泛稱圓圈形的東西、耳環。瑱,古代繫於冠冕兩側,垂在耳旁,用以塞耳的玉飾。[注音ㄏㄨㄢˊ ㄊㄧㄢˋ]
【遊觀】 遊玩觀覽。[注音ㄧㄡˊ ㄍㄨㄢ]
【恪】 謹慎誠敬。[副詞][注音ㄎㄜˋ]
【愈】 ①[副詞]更加、越發。②[動詞]病情好轉、病好了[痊愈/病愈]。③勝過、高明。④姓。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薙髮】 剃掉頭髮。[注音ㄊㄧˋ ㄈㄚˇ]
【祈】 請、求。
【回向】 迴向,又作回向、轉向、施向。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,迴轉給眾生,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。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,為亡者追悼,以期亡者安穩。諸經論有關迴向之說甚多。(佛光大辭典)
【并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連接詞]而且。通「並」。③[動詞]合。通「併」。④... [注音ㄅㄧㄥˋ]
【閨閣】 女子所居住的臥室。(或指女子)
【英賢】 德才兼備的傑出人才。
【善信】 ①善守信用。②對佛法虔誠信仰。③對佛法虔誠信仰的佛教徒。
【敦倫】 敦睦人倫、使人倫的情誼和睦。
【倫常】 人與人相處的常道。
【勉旃】 努力。多於勸勉時用之。(旃,語助,之焉的合音字。)[注音ㄇㄧㄢˇ ㄓㄢ]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