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續編 卷上 (續編上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復宋德中居士問焚經功過書

復宋德中居士問焚經功過書[民國二十年附原書]

上海功德林.佛經流通處之圖書目錄.其第八十三頁.有焚化硃書金剛經之功用八種。德中以此項舉動.有違佛旨.功少罪多.特請大師解釋。

佛經重在受持.未聞令其焚化。即謂焚之有益孤魂.及所薦亡人.尚屬功過不相掩.况無益乎。何以言之。凡焚經者.多多皆焚於焚錫箔之器中.其灰仍同錫箔灰賣之。彼收買之人.將紙灰颺去.唯留錫灰.則經灰能不歸於垃圾中乎。有誰肯費事.特設一器.下以錫箔墊底.中置其經.上又加諸錫箔。焚錫箔.而經隨以焚.其上有錫箔.經灰不至飛颺於外。待其化盡冷透.將此灰.用新布袋裝之.內加淨沙.或淨石.縫其袋口。若有親友極可靠人過海.或過大江.至極深處沈之.則無褻經之過。若照平常燒錫箔中.又賣其紙灰.吾恐其過有無量.功無幾何。凡諸佛事.均以誠敬.方有感通。彼焚經者.只知焚耳.何嘗慮及乎此。諸大乘經.皆悉稱讚書寫、受持、讀誦、之功德.未聞稱讚焚化之有功德也。使真有功德.此風猶不可長。以無知之人.或至誤會.則以焚經為事.不復注重受持也。金剛經既可焚.何大乘經不可以焚。無知之富人.必至造焚經之業於無窮也。此事不慧完全不贊成.雖聞人言有大感應.亦不出一語以讚揚.恐其流弊無窮也。世每以往生呪寫作圓形.刻而印之.名之曰往生錢.多有焚之以濟孤魂者。光緒十六年.光在北京龍泉寺.於清晨至三門外.見其夜間放燄口.所燒之紙.及錫箔灰中.有二寸厚一疊往生錢.只燒了半邊。儻非我見.則用人打掃.恐一同掃於垃圾中矣。是知燒此種呪之過.無處不有也。有僧放蒙山.用黃表紙.及錢紙.內夾一往生錢.摺作一頭大一頭小形.待出生時燃之。至近手.則丟於地.其中每每有字未燒完者。即燒完.而其灰則完全落於地下.豈能無過。此係不慧親眼見者。故知一法才立.百弊叢生.乃真語實語也。凡事均以慮及久後無弊為妥善。焚經縱有功德.恐無細心之人料理.則功德事反成罪過事.况未必真有功德乎。此不慧之知見也。至於大通家一切無礙.法法圓通.則非不慧之劣知小見所能及。不慧所說.但約不慧之分量而為準耳。


👉 續編上冊 第283頁

印光法師文鈔 續編卷上
[21-126] 復宋德中居士問焚經功過書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况】 同「況」。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不慧】 愚笨、不聰明。謙稱自己。謙詞,自稱。
【感應】 ①互相感動相應。②受外界事物的影響,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。③人以精誠感動神明,神明自然會回應人。④用於表示交互影響的物理現象,例如靜電感應、電磁感應等。[注音ㄍㄢˇㄧㄥˋ]
【呪】 同「咒」。
【儻】 如果、倘若。同「倘」。[連接詞][注音ㄊㄤˇ]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