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 卷四 (三編下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答念佛居士問

答念佛居士問[即周孟由]

徹悟大師復香嚴居士書.直須深信諦了.心外無佛.佛外無心.全心即佛.全佛即心.一念現前.即一念相應.念念現前.即念念相應.但使此念常現在前.便是真實效驗.離此念外.別求效驗.便是間斷.便不親切.便入歧途矣.經云.是心作佛.是心是佛.正此之謂也。一大段.雖信為修浄之肯綮.而反復玩索.其理莫易貫通.今謹臚列疑難.仰乞詳賜剖釋.藉玆增植浄因.誠為大幸。
(一)心外無佛.佛外無心.全心即佛.全佛即心.如何謂之心.如何謂之佛.向祇依稀解說.以現前起念為心.不識當否。

答.現前念佛之心.即是心。現前所念之佛.即是自心所作之佛。故曰.是心作佛.是心是佛。

(二)此四句.與心經色不異空.空不異色.色即是空.空即是色.意義相似否。

答.心經之色空.比觀經之作是較闊大。觀經作是.比心經之不異即是.更親切。

(三)既云心外無佛.佛外無心.復云全心即佛.全佛即心.是何旨趣。

答.下二句.重釋上二句之義。

(四)一念現前.及念念現前之念字.與心佛之心字.意義相同否。

答.心與念.祇是一個。不過約常存者.名之為心。約現起者.名之為念耳。

(五)心外無佛.佛外無心四句.是否指性德.一念現前.一念相應四句.是否指修德。

答.二俱是修德。以心外無佛.佛外無心.是功夫所致故也。

(六)一念現前.即一念相應四句.初機即能是.久修即能是。

答.初機有初機之相應。久修有久修之相應。何可死執。

(七)深信諦了.以圓融說.未到諦了.不名深信.若稱深信.便具諦了.以次第說.深信易而諦了難.未諦了.不妨深信.此書所謂深信諦了.是圓融說.或次第說。

答.此不須如此分別。以不知彼是何根機故。

(八)上云直須深信諦了.下云但使此念常現在前.便是真實效驗.似謂深信諦了後.始有真實效驗。

答.此是信與悟。

(九)於是但使此念常現在前。

答.此是實行。

(十)然未具深信.或未得諦了.即使此念常現在前.自不有真實之效驗乎。如此.則深信諦了者.不多見.而真實效驗者.亦不多見矣。

答.未能信了.得常如此現前者.亦不多。然老實頭念到極處.亦可到此地步。

(十一)弟子夫婦惡習深重.悛改不易.因此所生諸子.荒怠乖張.殊無立達希望.擬於此時預將彼等作當來堕落想.放開懷抱.自適其適。果真臨了墮落離散之日.以觀想既熟.自不致大受惱恨.如此想念.可否行持。

答.可行持。

(十二)昔曾文正常謂凡人最忌逆億日後之屯蹇.而讀書人此病尤甚.皆是薄福之徵.此語是否的確。

答.是的確。

(十三)又陸放翁家訓有云.居鄉.以困畏不若人為哲.如何解說.并求指示。

答.既知困知畏.知不若人.何敢與人相訟。訟者皆無此三心耳。

(十四)弟子每夢念佛飛昇.常為一室頂舖玻璃所遮障.身體上騰.室與玻璃頂蓋.隨之上騰.欲沖出玻璃.淩虛翱翔.輒不如意.未識是何業障。

答.此夢亦不易得。若能沖出.則更好矣。然祇宜一心念佛.不可專想做此夢。免得因益反損。

(十五)有以勸人念佛求生為主.自修為助.有以自修為主.勸人為助.並出至誠.功德孰勝。

答.後者勝於前者。

(十六)一僧講因果.營寺宇.為利四衆之修浄.而人我名利之念頗重。一僧嚴戒行.專念佛.為諸衆生作往生之回向.且人我名利之念殊微。其優降如何。

答.後者勝。

(十七)行者臨終生西.乘蓮華臺.或坐.或跪.或立。

答.坐。

(十八)有時欲行一事.自覺居心亦似慈憫心.亦似瞋妒心.或慕勢貪利心.不行恐損慈憫.行則恐墮情見.當前不能自知念頭善惡之輕重.又不能權量事緣利害之緩急.又無善知識之諮決.然則如何處置是妙。

答.臨事當以義為準。否則便成無主宰之人矣。

(十九)竊見有僧.未營寺宇.意為若得完成一寺自利利他.乃可專心念佛.一意生西.迨因緣湊合.寺宇既成.漸又依戀寺宇.謀充產業.展轉攀緣.蹉誤往生.此舉一例耳。他如欲通教理.成著作.及俗人求家道寬裕.子孫顯達等.皆是弟子自量身分.懼蹈覆轍.願隨緣念佛.不圖造作.雖未能逮.誠欲勉之.可乎。

答.可。

(二十)昔在上海三女夭亡.痛惜不解.因為略作功德.嗣承賜示慰諭.謂仗三寶力.汝女當生浄土.弟子即決定相信不疑.為黃葉止啼.哀情頓息。又樓閣咒經云.寫此咒語著屍身.亡者即得生浄土。常將咒紙.印送親友附殮.亦作決定信.謂此人必生浄土.不起疑念.心甚歡慰。其有未信者.願以修持功德種種方便.令生堅固信仰.同沾法益。如此操心.當亦自度度他.真實受用之一種方法乎。未悉有何偏誤否。

答.咒力不可思議。心力不可思議。若付於泛泛悠悠之人.當亦輕減其益矣。

(二十一)弟子日課佛號二點鐘.觀音一點鐘.忙則觀音停念。心境清浄日.念佛最相應[應字弟子向讀去聲、杭刻華嚴經讀平聲、未知孰是、]

答.平聲作心佛相應義。去聲作感應道交義。二音均可讀。

(二十二)至遇憂怖貪瞋熾盛之日.擬將二點鐘佛號.統易念觀音.俟憂怖等消釋日.仍念佛號.可否。

答.可。

(二十三)昔承慈示閱經之法.謂須端身正坐.如對聖容.親聆圓音.不敢萌一念懈怠.起一念分別.從首至尾.一直閱去.無論若文若義.一概不加理會。如是閱經.利根之人.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.即根器鈍劣.亦可消除業障.增長福慧。若一路分別此一句是甚麼義.此一段是甚麼義.全屬凡情妄想.卜度思量.豈能冥符佛意.圓悟經旨.因玆業障消滅.福慧增長乎。弟子似覺此段訓示.為閱經無上妙法。但所謂不起分別.若文若義.一概不加理會.是否但以竭誠盡敬.將文字認得明白.音讀念得圓熟.如老太婆念經之模樣乎。以前弟子頗慮.照不分別不加理會文義閱法.或至難能心得.不生法喜。故每讀阿彌陀經.普賢行願品.即口誦心維極樂莊嚴.普賢慈悲縈回胸臆.法喜盎然。繼思如此讀法.未免落於凡情妄想.卜度思量窠臼.縱使微有所得.譬如四大海水.澎湃汪洋.以手掬之.反祇涓滴。正如師訓所謂豈能冥符佛意.圓悟經旨乎。

答.文義明顯者.何妨了了。但不特生心動念理會耳。非并讀而了了亦不可也。

(二十四)又見一僧.識字不解意.乃持誦法華.而歡喜之情.溢於眉宇.可知能生法喜.與不生法喜.非專關於文義之洞解與否。果能以恭敬心.慈悲心.不起分別心.不理會文義心.驀直讀去.自然獲受實益.增長法喜。意擬今後照此讀法.回向菩提.未知於師訓原旨.有無違異否。

答.世間聰明人.多是心常理會。於義理則可得。於法喜則難得也。

(二十五)又讀與誦.功德孰大。

答.孔子讀易.韋編三絕.讀益為大。否則孔子何得如此勞勞翻閱也。韋編三絕者.木板或竹簡之皮繩.已斷過三次。其翻閱之數.則不勝其多也。

(二十六)普賢行願長行.常隨佛學願文內[如今世尊毗盧遮那、如是盡法界虛空界、].云云.其點句.應在遮那下.或在如是下。

答.上八字舉例.如是二字.承上起下。

(二十七)又諦老行願品輯要疏.謂偈頌.願我臨欲命終時.願我二字.改是人則彌顯矣.竊意若如是改.似與上我今回向諸善根.為得普賢殊勝行二句.及本節我時於勝蓮華生.現前授我菩提記.兩我字.皆不貫串.且長行臨終.因誦經力.承願王引導往生極樂.即見彌陀.偈頌面見彌陀.乃生極樂.似示此推彼挽[推字勉強形容耳、].互為表裏之意.并令行者.以希望彌陀之接引為究竟.故說願我二字.想仍原字校妥.鄙見如此.未悉當否。

答.此意雖出清涼.於經文不符。乃旁意非正意。若作正意.則與經相違矣。不可從.從則有過。

(二十八)弟子近日常依浄行品發願.但逢境觸事.即默念當願衆生如何云云.祇須念一徧.或可隨意隨力.連續不拘徧數念.又願文意義不甚了解者.亦可照念否。

答.修持之法.了無一定。專念佛人.則何能因機因境而念。此願文各隨所好。不可執此斥彼.執彼斥此為得耳。

(二十九)前年蒙慈示.謂弟子年近半百.不可研經.祇可死心念佛.以祈往生.以後即不作研究工夫。惟近披覽大智度論.紫柏集.頗得開拓眼界.警策身心之助。然於禮誦正課外.可否乘暇取此類論著.稍加閱覽.抑一概停閱為妙乎。

答.修持非釘樁搖櫓之行.須活潑潑地。雖死心念佛.稍帶翻閱經論.亦非不可。但以主行.作稍帶.則成無所依倚之修持矣。紫柏集.雖警策.乃注重於參究。何不於浄土十要中用心乎。將謂十要.不如紫柏集之益人深乎。


👉 三編下冊 第904頁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卷四
[34-054] 答念佛居士問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浄】 「淨」的異體字。
【祇】 ①[注音ㄑㄧˊ][名詞]地神。[動詞]安心。[形容詞]大。②[注音ㄓ][副詞]正、恰、只。③...
【修德】 修養德行。行善積德。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并】 ①[副詞]一齊。通「並」。②[連接詞]而且。通「並」。③[動詞]合。通「併」。④... [注音ㄅㄧㄥˋ]
【回向】 迴向,又作回向、轉向、施向。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,迴轉給眾生,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。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,為亡者追悼,以期亡者安穩。諸經論有關迴向之說甚多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恐】 ①[副詞]大概、或者。表疑慮不定的語氣。②[動詞]害怕、畏懼。③[動詞]威脅、使害怕。
【竊】 ①私下。用來謙指自己見解的不確定。②偷偷的。③盜取、偷。
【修持】 修行。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感應】 ①互相感動相應。②受外界事物的影響,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。③人以精誠感動神明,神明自然會回應人。④用於表示交互影響的物理現象,例如靜電感應、電磁感應等。[注音ㄍㄢˇㄧㄥˋ]
【熾】 ①火勢旺盛。②強盛。③燃燒。[注音ㄔˋ]
【圓音】 佛說法之音。
【卜度】 揣度、猜想。[注音ㄅㄨˇ ㄉㄨㄛˋ]
【校】 [名詞]①施教求學的地方。②中級軍官的名稱,分上校、中校、少校三級。③姓。[注音ㄒㄧㄠˋ]
【校】 [動詞]①較量、計較。②訂正、考訂。考核、考究。③考核、考究。④計算。⑤古代的刑具。枷械的統稱。[注音ㄐㄧㄠˋ]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祈】 請、求。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