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念佛居士書
[頂格寫者、均係印公批答之語、其低一格寫者、則為永嘉念佛居士之原書、]
奉讀慈諭.極諄切.極方便.數載泣歧.一朝知正。今後當一心念佛.普為衆生回向浄土。其餘期圖.若俗若真.皆已放下.唯此一著.確可安身立命.自利利他.上慰悲願.而報鴻恩。乞賜加被.常行精進。茲擬來月或八月再事禁語.默持觀音聖號.日期長短.隨力隨緣。所有關中禮念儀式.及諸疑問.謹陳於後.即請誨迪.祇遵為感。
心常存於修持.關與不關.皆無甚緊要。然須圓通.不可死執.或致心有不安.反為無益。觀音慈悲廣大.決定有感即應。但不可過於急躁求應。譬如種穀.今日下種.今日即望收穀.便成癡人。而菩薩固有一舉念.即蒙加被者。但不可作此種崖板觀念期望.則有大益矣。
入關第一天早起念十氣佛.盥漱畢.禮十方常住三寶.各一拜.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拜.西方教主四十八拜.浄土經論三拜.觀音三十二拜.勢至海衆各三拜.地藏蓮宗諸祖[現在師僧]各一拜.念供養咒廿一徧.念蓮大師西方願文一徧.念觀音讚一徧.繼續專念聖號.於其中間.除眠食外.兼於近午過午.近晚正晚.禮觀音三十二拜。
儀節以簡為妙。
以後各天早起念十氣佛.盥漱畢.禮觀音三十二拜.繼續專念聖號.於其中間.除眠食外.兼於近午過午.近晚正晚.禮觀音三十二拜.如第一天。完滿一天早起及近晚各儀如前.正晚聖號念畢.念西方願文一徧.禮西方教主四十八拜.觀音三十二拜.勢至海衆各三拜。又蓮大師願文中.專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句.自應改為專念觀世音菩薩萬德洪名.餘句尚須改易否。
宜酌量。
願文中首段.今於佛前翹勤五體.念至此句時.祇須一禮便起.或須伏至以下某句纔起。久伏或致傷氣。不可不知。通行觀音讚云.觀音大士.悉號圓通.十二大願誓弘深.十二大願四字.恐係誤引藥師如來因緣.應改何語。十二大願無出處。改為慈悲誓願最弘深。亦可。臨臥如不成寐.祇管憶念聖號.以治之.抑須暫停聖號.静心以治之。
静心念聖號。
欲念起時.須作已死想.抑作將死想.關中尚有應須注意之事.統祈指示。
事豈能盡指出.唯志誠恭敬.不急躁求靈應。但取心與聖號相應。不求感通.自獲感通。否則或至著魔。
平日屢夢.在屋內飛行念佛.惟被椽瓦蓋住.不能衝昇.又一日在某寺見一幀水墨畫觀音像.身眼巨大.至今尚覺怖畏.以上二緣.未知是何罪障。
此夢係好境界。但尚未至業力大消.故仍有礙。見像怖畏.亦無礙。然不得常存念在心。
又恩師嘗謂行人所見之境.有一分不可說一分一.亦不可說九釐九.過說亦罪過.少說亦不可。又謂此種境界.向知識說.為證明邪正是非.則無過.若不為證明.唯欲自衒亦有過。若向一切人說.則有過.除求知識證明外.俱說不得云云.然則行人見有境界.或因心想不周.或因文字疏拙.以致少說多說.亦有妨礙否。弟子曾蒙恩師三次示夢.當向某友等宣說.雖非欲自衒.亦非為證明.實為令其啟信.不知仍屬有過否。
夢境尚無大關係。禪定中之境.切須慎重。修行人每每犯未得為得之病。
居家處世.見人有不如法.既無威德.足資制服.又不善勸諭.使令感悟.祇好忍耐隨任.憶念觀音.以祈慈佑得乎.并懇開示幸甚。
誠之所至.金石為開。即彼不得益.自己卻得大益。
☑
👉 三編下冊 第935頁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卷四
[34-062] 批念佛居士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