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 卷三 (三編下冊)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復溫光熹居士書一

復溫光熹居士書一

妄想起時.只一個不理.便不會妄上生妄。譬如小人撒賴.若主人不理.彼即無勢可乘。若用剛法抵制.彼亦以剛法從事。若以柔法安慰.彼必謂主人怕他.又必益加決烈。二者皆損多而益少。只置之不見不聞.彼既無勢可乘.只得逡巡而去。汝尚不能自利.何得便籌度利人之事乎。君子思不出乎其位。須知此心雖好.亦是學道之障。古人云.只怕不成佛.勿愁佛不會說法。汝但自行有得.如神龍一滴水.即可徧灑全國。若非神龍.縱得全江之水.亦無所濟矣。  作惡有因緣。自心.因也。外境.緣也。若深信因果.知小惡必受大苦。縱遇極大之緣.亦不能作惡。古今作惡者.皆是信因果心.微弱之所致也。否則外緣再剛烈.亦無如我何。  念佛知有妄.是念佛之好處。若不念佛.汝何由知如是之多妄乎。密宗實為不可思議之法門.實有現身成佛之事。彼宏密宗者.皆非其人。有幾個真上根.皆自命為上根耳。妄借此事.以誘彼好高務勝貢高我慢之流.便成自誤誤人.害豈有極也。餘不須提。囗囗及囗囗氣燄甚盛。自命固已超諸上根之上。其罵孔孟.更甚於市井小兒罵人。不知罵孔子.即是罵堯舜禹湯文武.即是滅世間倫常正理。吾不知彼所學之密宗.欲何所用.為盡傳於廢經廢倫廢孝免恥殺父殺母之人乎。為復傳於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人乎。若為傳於廢經殺父之人.彼說尚能強立。若傳於孝弟忠信之人.彼已欲打倒廢滅.鏟除孔子所稟承之二帝三王之道.復取以為善而教之密.則彼亦莫能自解。若囗囗及囗囗者.真可謂敗壞佛法之魁首矣。此人現身亦好成佛.不妨到阿鼻地獄.受毗盧遮那之自受用三昧於刀山劍樹鑊湯爐炭中也。又囗囗之根性.約時人論之.亦可云上根矣。自己發心出家.未幾年台教要旨.亦頗悉知。往東洋學密宗.東洋人極佩服崇重。死後尚為修塔於高野山.謂得密宗之正傳。亦不能說彼不能現身成佛。及至臨死.佛也不能念.咒也不能念。比愚夫婦之念佛安坐而逝者.退半多多矣。此又上根人得密宗正傳之結果矣。其餘又何足論。現身成佛.與宗門明心見性.見性成佛之語大同。仍須斷惑.方能證真.方可了生脫死。若謂現生即已三惑浄盡.二死永亡.安住寂光.了無事事.則為邪說為魔話。彼嫌浄土偏小遲鈍.讓彼修圓大直捷之法.現身成佛去。吾人但依浄土言教以修.彼此各不相妨。何必引往生咒阿彌陀佛.以為即彼密宗乎。須知佛隨衆生之機.說各種教.其語言雖有不同.其精神悉皆融通。譬如大地分與一切人民.雖有此疆彼界.不能彼此截然斬斷.絕不許人到我界上來。以若斬斷.則彼亦無生路可走矣。彼以往生咒等即密.何得又謂念佛不如修密乎。今簡直說.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.則名上根.則可現身真實成佛。若不及者.且勿以上根自誤誤人。以蹈囗囗之邪見.及囗囗之糊塗而死之結果.令愚夫愚婦見誚也。  汝繼祖母柴老太夫人事.已忘記。汝果真發孝心。即柴老太夫人墮於惡道.汝能以至誠心為彼念佛.亦可仗佛慈力.往生西方。況未必墮惡道乎。是在汝之誠否。不宜以柴老太夫人之去時景相為斷也。起法名.亦是塲面上事。世俗為亡人說幽冥戒.則起法名。然必以竭誠盡敬.為彼念佛.為最上之策。切勿只取世俗塲面上事.以了結其孝思。則於汝有大利益。非為柴老太夫人念.汝便不得其益。當知汝以孝心報恩心.為柴老太夫人念.比專為己念功德更大。是以要人普為四恩三有法界衆生回向。況受大恩之老太夫人乎。汝能隨類以推.則亦可隨機導引矣。


👉 三編下冊 第592頁

印光法師文鈔 三編卷三
[33-027] 復溫光熹居士書一

字詞簡釋 (僅列部分字義、其他字義請另查詢字辭典、電腦自動產生、僅供參考)

【徧】 「遍」的異體字。
【倫常】 人與人相處的常道。
【三惑】 三惑又作三障,天台宗將煩惱分為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等三種,此三者之惑障粗細雖有不同,然本體實為一。因於一心之中,具有此三惑,故須修三觀以斷三惑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浄】 「淨」的異體字。
【然】 ①對、正確。②如此。③但是、可是。雖。④然後。⑤形容詞或副詞詞尾。⑥用於句末,表肯定、斷定的語氣。⑦表示比擬的語助詞。⑧唯,表應答。⑨姓。
【然】 ①燒。燃的本字。②贊同。[動詞]
【令】 ①使、讓。[動詞] ②敬辭。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。[形容詞]③...
【誚】 ①[動詞]責備、責怪。②[副詞]全然、簡直。[注音ㄑㄧㄠˋ]
【塲】 「場」的異體字。
【回向】 迴向,又作回向、轉向、施向。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,迴轉給眾生,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。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,為亡者追悼,以期亡者安穩。諸經論有關迴向之說甚多。(佛光大辭典)

上一頁 回主頁 回目錄 下一頁